在感恩奉献中获得幸福感
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省代表团时审议,来自湖南省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的代表向平华讲述了他的困惑和担忧,“现在有的农民有车有房有存款,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为什么幸福感却没有同步提高?”这一声叹息,搅动中国舆论场的波澜,在会场内外引发一片热议。(2015.3.11中国经济新闻网)在乡村,老百姓生活好了,多数人觉得不快乐,甚至有人认为小时候日子虽然艰苦,但很是快乐。在城市,一些人经多年的打拼,有房有车了,好象是匆匆的过客,没有一点儿归属感。近年来,国家努力改善民生,出台许多惠民政策,着力解决许多百姓的具体困难和疾苦,但一部分始终认为这是政府理所当然的事,感恩之心荡然无存,幸福感已渐行渐远,让人扼腕叹息。眼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岂能熟视无睹。据调查:全国只有40%的受访家庭感到幸福。在大调查的104个城市,300个县的样本中,居民幸福感最强的5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级市,无一例外皆不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没钱,肯定不幸福;但光有钱,也不等于幸福爆棚。
农村富人不幸福的源由,一是中国农村刚从匮乏年代走出来,老百姓穷怕了,对物质和金钱的占有最为深刻。二是社会上很多人只注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的需求,在老百姓心中滋生了相互攀比、有钱就任性的错误观念。三是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新的价值引领和教育培训。在建设新农村风生水起之时,,更要让百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昂首阔步建设物质文明的征程上,不能忽视了了精神文明建设。民俗良风、乡士人情、田园情怀,家谱族规等农村文化内生力,乡愁是游子无法割舍的牵挂,是幸福感的泉源。农村如此,城市也一样。“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历史以来,经济强国不等于文化大国,一个民族的幸福感,也必然要仰仗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和道德支撑。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下,以解决一些群众幸福感缺失和传统道德文化缺失为抓手,承续民族情感、心理认同、价值认知的意识构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导引领下,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学校、社区、乡村开展红十字运动、健康卫生、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等培训活动,教育人民懂得感恩奉献,并能自觉参加公益活动,在心理层面比较中认知“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姓名:爱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城东路138号
手机:1377813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