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忠华:治蜀兴川乡村振兴须抓住四个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四川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四川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2018年02月27日 来源:四川日报)
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导时的重要讲话是指引航向的明灯,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的号角,是精准扶贫,如期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动员令。给四川工作“开小灶”,其推进、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坚决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是当务之急。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一幢可望而不可及美丽的空中楼阁,更不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而是实实在在,前无古人的新世纪伟大工程,需要艰苦奋斗,方见成效。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四个关键。
重视人才, 选准“带头羊”。选强配优能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的当家人,党支部书记是灵魂人物,党支部是战斗堡垒。能人治村,乡村振兴。因此,大力培养一大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调整产业结构有办法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吸引大批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的专门实用人才到农村来出“金点子”的人才队伍是最为关键。
依靠群众,牵住“牛鼻子”。乡村振兴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万众一心,就能够愚公移山,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治山治水,改变乡村面貌的巨大力量和不可估量的积极性,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群众以主人翁心态的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只有生力军,决不能少了众志成城的“集团军”。
发展产业,找准“突破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四川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就是突破口,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动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创意文化、观光休闲等新型业态,推动乡区向景区、田园变乐园、农村向城镇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为产业融合筑平台。农副产品卖出去,“腰包”鼓起来,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立足长远,准备“持久战”。经过党和国家长期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巨大资金投入,全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城镇化程度大幅度扩展。但是应该看到,四川和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四川的同志和其他地区的同志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新观念,克服“盆地意识”,利用“西成高铁”冲向全国,实施“川渝联手”战略借船出海走向世界。“气可鼓而不可泄”,应该看到,在今天有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航向,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险已经变为坦途,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还有什么高峰不能攀越,乡村振兴的战略在四川在全国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作者 谢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