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小的时候,这一天我一定跟着父亲、叔叔一道“做清明”——上坟祭祖。
早早地吃过早饭,母亲准备好三个碟一个碗一双筷子。一碟大块肉,一碟整条鱼,一碟煮熟连壳切的鸡蛋或是其它什么菜,一小碗堆得高高的米饭。父亲准备一瓶未开封的酒、一只酒杯,带上边炮、纸钱、红纸剪好的“方子”。一一放进竹篮,盖上新毛巾,我们就出发了。
出了村子口就是秋浦河,往日冷清的渡口多了上坟的乡亲热闹非凡。乘上渡船,早有蜿蜒的小路迎我们上岸。河滩绿草茵茵沿河曲折抱山蜿蜒绵延似舞动的绿丝带。看到杂花生树听到百鸟啁啾我们就进山了。山里人家庭前院后都种满了桃梨,你只要看到一片霞红或是一片云白,一定有着青砖灰瓦飞檐峭壁的人家。对于久居平原的孩子我充满新奇。
每到一处祖先的坟墓,在墓碑前摆上碗筷,斟满酒,炸响边炮,插上“方子”,烧上纸钱,磕过头待纸钱化为灰烬熄灭再放边炮就急着赶往下一处。三爷爷四老太太祭过最后是比较远一点的爷爷坟。他的坟在满目苍翠葱茏里,开着红艳艳的映山红的山的深处。转过几座山穿过多少涧从未数过,一路走来风景如画一点儿不觉累。
中午我们在山里亲戚家吃饭,盖毛巾的竹篮放在院子的高处或挂在树上,是不可以带进他家门的。他请我们吃山里野菜“小孩拳',还有我忘了名子宽大叶子包的糍粑。”小孩拳“辣乎乎很下饭,糍粑粘乎乎很有咬口,是我一年吃一回的美味。回来的路上,我总要采摘大把大把红艳艳的映山红配上大朵大朵不知名的黄花、白花。至今那些花还怒放在记忆中的空酒瓶里,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