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随笔 >从人生浅谈路遥的创作

从人生浅谈路遥的创作

2009-06-27 08:02 作者:鲲鹏 阅读量:4265 推荐7次 | 我要投稿

路遥是我敬重的一位作家,他的英年早逝让人深为惋惜。他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作品,读过之后让人久久回味。

《人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百读不厌,这不仅因为作品本身的完美,而且在于路遥将他对生活全部的热情和爱倾注其中。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作者完美的构思和天才的创造。

路遥曾说过:“我们曾真庄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这是令他为之自豪为之欣慰的。基于这一伟大的观点,使作者的创造充满了乐观、向上、激情洋溢的情怀。

首先,作者的激情和爱始终洋溢于作品中。通过对大家司空见惯的田野的描写,浸透出作者对故乡对大自然的热爱。如对黄土高原的一段描写:“黄土高原八月的田野是极其迷人的,远方的千山万岭,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用惹眼的绿色装扮起来。大川道里,玉米已经一人多高,每一株都怀了一个到两个可爱的小绿棒;绿棒的顶端,都吐出了粉红的缨丝。山坡上,蔓豆、小豆,黄豆、土豆、都在开花,红、白、黄、蓝,点缀在无边无涯的绿色之间”。读过这段之后,让人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给人一种特有的广阔无垠的美,从而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同样,对高加林和刘巧珍推着自行车回家路上的景色描写也让人难忘。作者深情地写道:“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除过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川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川道,空气也显得凉森森的了。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玉米、高粱、谷子,长得齐楚楚的。都已冒过了人头。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耒。远处的山坡上,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这一段如果没有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热爱是很难写就的。读过之后,产生的不仅是向往,而且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无限眷恋。正是作者对景物的倾情描写,感染了读者,使读者的心灵对美好生活产生的前所未有的颤动。

其次,作者的深入生活是创造的真正源泉。一部好的作品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看不到任何斧凿的痕迹。之所以做到这些,主要在于作者广泛地深入生活。可以说作者在《人生》中所有的景物描写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源于现实生活。只不过,作者看生活的视觉不同,作者是带着对命运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来观察生活的。从行文中,让人感受的是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感觉不出丝毫的做作和虚假。

如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得知儿子的教书工作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的时候,作者那段心理的描写是相当成功的。得知消息后,“老两口一下子木然了,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接着“老汉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老汉手把赤脚片摸了半天,开始自言自语叫起苦来:明楼啊,你精过分了!你能过分了!你弗过分了!仗你当个大队书记,什么不讲理的事你都敢做嘛!”然后“高玉德老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最后他对儿子说:“你听着!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人家现在肯定留心咱们的态度哩!”从高怀德的麻木到无奈,从无奈到愤怒,从愤怒到敢怒不敢言,从敢怒不敢言到敬畏,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一个世故农民与世无争的心理变化过程。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肯定是无从下手,即便硬写出来,也是很勉强的。

再次,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沉思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作者通过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变化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人生?”这一深刻的主题。高加林虽然失去了教书的工作,但是因叔叔工作的调动自己的命运也出现了转机,担任了县通讯干事;同时,高加林在命运转机的时候爱情也发生了转变,他抛弃了纯朴善良的刘巧珍,疯狂地爱上了黄亚萍,直到最后因张克南母亲的告发高加林又回到了农村,然而刘巧珍已不再是当年的刘巧珍了,已成人妇。爱到尽头,覆水难收。高加林不仅失去了县城的工作,而且失去了纯真的爱情和乡亲们对他的渴盼。

作者最后通过德顺爷爷的话诠释了人生的含义:“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修过路……这些难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词说叫幸福。幸福!你小子不知道,我把我树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我心里可有多……幸福!不是么,你小时候也吃过我的多少果子啊!你小子还不知道,我栽下一钵树,心里就想,我死了,后世人在那树上摘着吃果子,他们就会说,这是以前村里的光棍老汉德顺栽下的……”这一段深情的讲述将作者对无私的劳动和创造借德顺爷爷的口倾述出来。

最后,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人物语言富有特色。路遥通过《人生》的创作重点塑造了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高加林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他坚持学习上进,所以在县通讯干事的岗位上工作得心应手。他的性格是孤傲的,多少有些自负。他的心灵是冷酷的,多少有些脆弱。如文中对高加林失去教书工作回家后的一段描写:“高加林听见他父母亲哭,猛地从铺盖上爬起来,两只眼睛里闪着怕人的凶光。他对父母吼叫说:你们哭什么!我豁出这条命,也要和他高明楼小子拼个高低!说罢他便一纵身跳下炕来”。从他的孤注一掷可以看出他孤傲自负的性格,从他对刘巧珍感情的回避和最后觉得活着实在没意思想死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冷酷和脆弱。

总之,《人生》这部书故事情节很简单,但人物形象塑造却很丰满,活生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读后,让人留下为之欣喜为之惋惜为之同情的热泪。

其他人在看啥

    《从人生浅谈路遥的创作》的评论 (共 0 条)

    • 左近:喜欢平凡的世界,可惜太长,没看完。
    • 小月:喜欢平凡的世界,看了两边。
    • 叶寒如雪:对路遥的作品解析得很深刻…… 喜欢《人生》,那《平凡的世界》呢?
    • 鲲鹏:平凡的世界就像歌德的浮士德,但我还是最喜欢少年维特
    • 黑色星期五:没看完!
    • 小雨:应该说我看完路遥的所有的已出版作品,很喜欢,小学时看中篇小说集《人生》,后来一直寻找他的作品,终于在高一时在大方县图书馆看到了长篇《平凡的世界》,爱不释手,前后看了三遍。忘不了孙少平干工地活脊背受伤仍挑灯夜读,忘不了他和田晓霞超越阶层的恋爱,忘不了他拒绝金秀的求爱毅然回到矿区孤儿寡母的身边。为郝红梅与田润生的结合而感动,为金波的一往情深而揪心,为。。。。。。太多的感动无法形容,书中所述的人间真善美教育了我。看了路遥的作品,我总在不经意中去学习当中人物的高尚品格,这是我始终保持走正道心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路遥的小说对于我的人格塑造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建议没看过路遥小说的青少年朋友试着去看看他的小说,相信通过一个个在苦难中成长的人物形象会成为您做人做事的老师。:):friend力挺路遥
    • 小雨:呵呵,太激动了,上面留言倒数第二句有点不通哦,呵呵!见谅,:liuhan
    • 小雨:鲲鹏兄文风比较严谨,学习了。:friend
    • 鲲鹏: 谢谢小雨老师的赞誉 打开路遥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那个时代的气息和爱、对未来命运的热切期望 毫无疑问,路遥作为带有乡土气息的伟大作家已建立了其在上个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路遥,也就了解了那个时代 读平凡的世界,是借别人阅读的,大家争相传阅,忘不了熄灯后躺在床上打着手电筒兴致盎然阅读到深夜,这样令人感动的作品是我读过的作品中很少见的,如果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满腔热情,是不可能成就这样的作品 然而,这样的作品有时代的气息和时代的限制,未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是很难有感触的......
    • 墨夫:路遥写《人生》声名大振,《平凡的世界》耗尽了他的生命。《人生》中刘巧珍的塑造,树立了一个农村妇女温柔善良坚强的完美形象。高加林和孙少安相比,有相同之处,希望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不甘心老死黄土高原。曾为高加林流下痛恨惋惜的泪,也为孙少安流下感动的泪。田晓霞的形象比刘巧珍要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