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根蒜
春风所致,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山野菜也随之萌生,比如人们熟悉的婆婆丁、水芹菜、小根蒜,在山坡,田野、河边,随处可见。
小根蒜长得也许有些像大蒜的精品,所以得其名。民间说它是还阳草,皆因晒不死,冻不死,春暖花开,适时而生,随遇而安,小根蒜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一般的山野菜味道苦涩者居多,小根蒜其味道辛辣,却有着与辣椒秧、山韭菜不同的辛辣味道。在山坡,沟沟坎坎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不同的是,小根蒜的足迹更为广阔,延伸到广袤的田野。
小根蒜生长在泥土里,顶着春雪发芽,先是像火苗在大地上燃烧,随之成为大地绿色的衣衫,一颗颗,一簇簇,一眼望去,它们连成一片的新绿。
春来,在山村挖小根蒜多是小孩与妇女的伙计,男人则开始准备春耕了。
生长在山坡上的小根蒜最不好挖,而且蒜头小,茎叶细,根须长,口感不好。恰恰相反,生长在田间的小根蒜最好挖,而且蒜头大,茎叶粗壮,根须短,吃在嘴里更觉鲜嫩。
小孩挖野菜多是结伴而行,一半是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务”;一半是与伙伴玩耍。快乐的劳作不觉得累,可往往是太阳快压山啦,挖的小根蒜还没有盖满筐底,爱“疯”的孩子少有劳动成果。
妇女挖野菜特别专注,往往收获颇多,虽然脸色挂着满足的喜悦,可是,饭后总要唠叨几句无非是一些“腿疼,腰疼”之类的诉苦发牢骚,这属于苦中作乐。
吃小根蒜的方法简单,洗净,蘸大酱,生吃即可,开胃下饭。也可放少许的盐、味精、辣椒油炝拌着吃。也有奢侈的吃法,即将小根蒜切成沫,加鸡蛋花,放些虾米皮,和馅,或用面或煎饼包好,烙成盒子,再有一碗粥,加上几口小咸菜,在那个“苦涩年代”这种吃法,真是人间美食呀!
花香入柴门,一碗大酱,一盆野山茶,围桌坐着一家人,也是乡村餐桌春天里的一道风景。有小根蒜的参与,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才更有滋味。
田园里不乏这样的景致:一头老黄牛犁在先,身后是扶犁人,再后面是孩子们在翻开的泥土里捡小根蒜的,再再后面是一些小鸟在翻开的泥土里寻觅虫卵。
人们将捡回来的小根蒜晒干。被晒干的小根蒜有黄豆粒大小、手指肚大小,也有稍大一些的,这样的小根蒜叫“菜籽”。这时它们所呈现的是色彩斑斓,有紫色的、有红色的,多是白色,这无疑给单调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色彩。
这样的“菜籽”可以伴着大酱吃,一直吃到到深秋,这种“菜籽”其味道更加的辛辣,一般的小孩是不敢多吃的,咀嚼它嘴里会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犹如在演奏一首反映田园生活的歌曲。
其实,城里人也没有远离小根蒜,我就见过一位老人在明亮的窗台上养了两盆小根蒜,郁郁葱葱,不是为了吃,而是图个看。这小小的小根蒜一定是记载了他或她太多的情怀和那些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过去小根蒜只是可食的野菜,如今它成了野菜当中的商品,在集市上可以买到它。一问价,15元一斤,比猪肉还要贵。
原本就是一颗春草的小根蒜,现在它的身价倍增。这是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这是人们的身价提高了?还是天然绿色的野山菜值钱了?
太可怕了,野山参今天的命运,也许就是小根蒜这颗还阳草明天的归宿。人类都不敢吃肉啦,要是都改为吃草了,那后果一定是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