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北京爱情故事》观后感
2012年,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热播时,我很认真地追过,至少在观看时从来没有快进过一秒。2014年,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上映了,我以为是将电视剧翻拍成了电影,所以就没怎么关注。也难怪,在各类影视剧泛滥的今天,真正值得关注的不多。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一不小心被某个剧名吸引,于是满怀希望地开始观看,结果不到十分钟就果断弃剧。情况好些,可看一两集。情况再好些,可以一边看一边快进,只看自己喜欢的剧情,一直看到大结局。近来,因工作生活的缘故,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极少,又经不住熬夜,所以很久没有认真看什么电影、电视剧了。
昨晚看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纯属偶然,但我必须感谢这个偶然,因为这部电影没让我失望,反让我受益匪浅,对于爱情也有了新的理解。这是一部真正有内涵的电影,若要看懂看透并有所收获,需要有一定的阅历和理解能力。并非我自以为是,的确是有人评论说完全看不懂,不知在讲些什么。因此我想说,我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仅代表我个人,是否与影片原意相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对我有启发,两个小时的时间没有白费。
影片分别讲述了五段爱情故事,按故事内容可概括为:少年时代的初恋、青春时代的爱情、婚后的出轨和背叛、中年时期的亲情、老年时期的相伴与生离死别。影片中每个故事都是单独的故事,由五对不同人生阶段的主人公演绎,人物关系清晰明了。而每个故事的主人公之间又并非毫无关联,其实都是周边朋友同事邻居的故事,这样的安排使得前后故事自然衔接,引人入胜,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影片结尾处,医院的走拍,更将整部片子连接起来。看完结尾,仿佛看完了一辈子。
在我看来,年少的懵懂、青春的执着、婚后的彷徨、中年的成熟、老年的纯朴这五个阶段是人生的基本轨迹,只是每个人在各个阶段里遇上的人,经历的事不同,所以人生体会也就不同。对于爱情,我们总是在相信与怀疑之间徘徊,有时也会否定它的存在。然而,爱情一直以不同的形式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赋予了爱情过多的期许,结果往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导致我们一时无法参透爱情的真谛。
那么,爱情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我想,这个问题的任何答案都应该在前面加上一句“我认为”或“某某认为”。因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爱情的理解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更别说千千万万个人了。如影片中,爱情可以是淡淡的喜欢,默默的守护,如宋歌对刘星阳那种懵懵懂懂的情愫。其次,爱情也可以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不受金钱物质蛊惑,如沈彦对陈锋那种义无反顾的执着。还有,爱情也可以是宽容是原谅,如张蕾对吴峥的不顾前嫌紧紧相拥。再有,爱情也可以像亲人般温暖,如刘辉和佳玲那样彼此珍惜。最后,人的生命到了最后一刻,爱情则转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让人克服对死忙的恐惧,如斯琴高娃扮演的老太太那样在爱人的喃喃细语中安然离世。瞧,爱情就这样,即抽象又具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刻牵动人心,憾动灵魂。所以我说,真正的爱情,上善若水,随着人心变化而变化。只要心中有爱,爱情就永远存在。
网上有人评论说,整个故事应该由一对恋人来演,才更能表现爱情的伟大,才更令人感动。但我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如果让一对恋人来演,整个故事就会像童话,不贴近生活。现实中,很多少人的初恋、结婚对象、白头到老的都是同一个人呢?答案不言而喻。一个人一辈子总会遇到很多人,上演一幕幕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有时远比电影更赋戏剧性色彩。影片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点到为止,观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刘星阳出国了,宋歌很失望,十年后,他们又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遇,开始一段更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此类剧情十分符合韩剧特色,虽然戏剧化,但的确很受女性观众追捧。又比如,陈锋和沉彦婚后在面对房子、孩子等各种现实问题时,感情是否会受到影响,出现危机,半路散伙?此种情况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电影中都十分常见。电影不过120分钟的时间,不可能将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统统演绎出来。所以,电影虽然放完了,电影中的故事却没有结束。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习惯把那些中途分手的人称为生命中的过客,将陪自己到最后那个人视作生命中的主角。可是,谁又能否认,那些所谓的过客,哪一个不曾经是主角?又或者,那些你曾经最重视、最在意的人,哪一个不是生命中的过客?其实,每一个过客都曾经是主角,而每个主角到最后都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包括那个与你白头偕老的人,到最后也必定会分开。然而,生命中所遇到的那些人,是主角也好,是过客也罢,爱情都从未离开过我们,只是爱与被爱的对象变了,爱的方式变了。
爱情有各种不同的模样,这一种逝去,那一种开始,下一种不知又会是什么样子,但无论怎样,爱情始终存在。犹如电影结尾处写道:献给所有曾经逝去,正在拥有,即将发生,却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爱情。
最后,真诚地说一句: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