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求的层次与裂缝
人生在世,必然就有需求。人的需求大的方面有两点:一,物质需求或生活需求;二,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较高层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有可无,或者说有些时候相对于迫切的物质需求来,会显得太过奢侈,比如以前被奴役的奴隶,比如只能拼命为生存付出的那一刻......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明确指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的过程,人类自然不能例外。人类需求一样有多样性和进化性,而且由于人类思维和智慧存在的差别,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各种需求是有层次有差别的,而且具体每个人的每一时期的需求也是变化的。
人活在世上一天,各种需求就会存在一天,即使遁入空门也不例外。区别在于需求的层次上。
每个人需求的基本层次都不是标准统一的,就如同全国各地生活水准的高低差别一样。西藏月工资800元就可以生活得很惬意,而上海月工资8000元也会生活拮据。社会活动频繁的人其物质的基本需求就远远高于我们这些深居简出的人,而皈依归隐的教徒则是一饭一茶一铺足矣。
精神需求方面,有些因为生活压力的巨大,有些因为感情受到了重挫......可能暂时放弃或弱化自己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转而寻求较纯粹的生存需要或肉体的欢乐;还有一部分人,比如潜心修行者,除简单的生活资料外,追求无止境的灵魂的福祉;而大部分人追求灵魂与肉体的高度契合,既希望物质生活富足,也渴望有自己爱着的人深爱着自己。
现实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放弃精神需求,无限放纵自己物质需求的人,那不过是另外一种人生而已,也无可厚非。他们放弃了尊严,节操,声誉,甚至身体的健康,获得物质的回报远不足以补偿他们失去的,从这一点看来,只追求物质的人是可怜又可悲的。但我非鱼,不知鱼之所乐也未可知。不过,“存在就是合理的”。
处于同一环境下的人,比如同班同学,同在一个朋友圈,同一个社会团体等等,更容易相互影响,并使得彼此的需求相互接近,不知不觉中走到一起,或成为好友,或成为恋人。
在每个人的青春时期,物质需求往往是弱化的,如果恰逢与我们的精神需求无限接近的人,我们的思想将形成共鸣。青春男女成为我们最初的恋人,他(她)将开启我们精神家园最重要的一扇门,几乎所有人的伤痛记忆都因这一时期的事件而刻骨铭心。
对某一需求的侧重,如同一股无形的推力,将我们推向可能满足我们这一需求的人们身边;有时又如一种无形的吸引,可能满足我们的人会自觉走近我们。这里方向的差别基本上是由于我们选择主动还是被动的行为而造成的。所有的市场都是因为需求而存在的,根本不必担心有需求无市场的事情有一天会发生在你身上。
中国传统中所讲的“门当户对”是很有道理的,“门当户对”不仅仅指家庭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家族的传统和教养。只有两个人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处在接近的层次上,他们才会长久吸引,相互习惯,没有压迫感,才可能走得长远。很多看起来很美的南北结合,城乡结合,“公主”与“平民”的婚姻最终解体,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原本就不是“一类人”。
由于某种冲动产生的吸引是经常发生的,这种冲动大都与性相关,弗洛伊德甚至把一切的本源都归结于性的冲动。我对此持一定保留意见,比如说感恩的冲动就经常造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吸引,由于感恩而形成的友谊,结成的婚姻比比皆是。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一时的吸引,如果两人的需求层次差别太大,则其关系是不稳固的;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各自的需求在相对接近的层面,表面看来不错的关系就会形成裂缝。
这些裂缝看得见的生长,也看得清发展的方向,它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需求的层次不同,所以背离总会悄悄地生长。
总会听到有人埋怨:当初你不是说要爱我一辈子,一辈子对我好吗?或者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谁能是预言大师?谁又是天生的背叛者呢?没有人想到在浓情蜜意时明天可能的分离,总是信心满满地憧憬着共同的未来。我们会走到一起,是因为我们共同的需求将我们吸引在一起。可是人总是随着环境和自己的心态变化的,如果这种变化不同步,甚至发生方向性的错位,那么我们之间的裂缝将越来越大,大到有一天我们彼此牵不到对方的手,只有分离。那不是哪一个人的对错,只是我们的需求不再同步而已。
很多人批评王菲和李亚鹏的离婚事件,我倒觉得没有什么必要。王菲的精神需求早已达到了灵性的层次,大概无人能与她的精神追求同行,更无从指引她的精神了。在一个失去心灵交流纽带的婚姻里,短暂的肉欲的满足,躯壳以外的孩子的牵挂,或者无所谓的财富都不能真正成为维系婚姻的保证。裂缝越来越大,勉强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每个人的痛苦也与日俱增。离婚后的自由是给予王菲,李亚鹏,李嫣所有人最好的结局。无谓地追溯过去的甜蜜,怨恨而今爱人的背弃,只会徒增困惑和痛苦。裂缝一当大到无可弥补,选择放手是智慧的表现。何必难为曾经爱过的人,更何苦难为自己!
如果一个人决定要离开你,或者我们决定要离开某个人,从根本上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们的层次需求出现了不可挽回的巨大的裂缝,也就是差异,或者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或者是两者兼备。一方不愿或者不能再给予另一方以支持,背离的结局已写定。
要避免失去我们在乎的人,唯一可能的方法是,用我们能够拥有的最大的智慧,努力去读懂我们关注的人,了解他(她)各方面需求的层次变化,并适时调整自己的需求与其同步,谋求我们的共同成长,哪怕是共同倒退都是可行的。
需求同步即可,无分高低;只有共同进退,才能避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