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道德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2014-06-21 08:00 作者:独石 阅读量:9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古今都定义道德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现在的人们把道德定义为,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约束作用的。而古代又定义多指人的品学修养,其标准因阶级而异。还有把老庄的哲学定为道德的。“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因此常常二者并称。道家思想核心是“道”,认为是宇宙之本源,也是统治宇宙的一种运动法则;这里斗胆把它反过来:宇宙运动规律是“道”之本源。老庄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相对否定及坚决追求自由。而带有阶级色彩的儒家道德观:《战国策·秦策一》:“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论衡·本性》,“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这说明他比老庄“卓”越。可老庄是死也不依从的,“固执”是哲学家的秉性。

因此,究竟什么能界定道德的概念,这个时候就出现的左右为难的境地。恐怕目前活着的大家方士们还没有超出老庄与孔子哲学之能力的,不管是“对与错”!毕竟流传的2000多年,即使“良莠不齐”,炎黄子孙却始终不离不弃,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人拿出“新”的东西来。说明它们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必须性,自有其“价值”在。无论哪种价值!必须有相当多群体力量支撑和承认,来成就它们延续。

道德究竟最终怎么界定?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西方哲人尼采的《道德谱系》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对道德持批判态度:当卑贱者重新拥有卑贱的事物,当反动的人重新拥有反动的决心,这就意味着批判取得长足的进步,并且证明了的他的能动性。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道德掌握在或者被某个阶级、群体掌握下的道德,就具有这个阶级的利益驱动,那么这样的道德应是值得批判的!?没有深究尼采或者没有能力的深究尼采的道德哲学理论,这只是一点自己的看法。若是这样,这样的道德观就具有批判性。其实孔子和老庄的道德观的不同,就已经提出了不同,就给了互批的理由,不管谁对谁错!

这样看来:只有代表最普遍群体利益的道德观才是值得推崇的道德。因为它把道德的利益均匀地的最大化了,这样的道德还不需来自某个利益集团的约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尼采的批判,是对他当时社会现实道德观的批判;孔子的道德观是承认了其阶级性,这样对其就有批判的理由。在这点上,倒偏于老庄的道德观:“比如人应该顺其自然,少求物欲等”。即使老庄个道德观代表了他那个集团利益,但却独独缺少了利益的驱动,与人人之间熄灭了争夺之下的矛盾,大家之间倒可以毗邻而安的。运动是自然属性,道德观也不是永恒固定的,辨识道德观决不能丢掉睿智的辩证法与犀利的批判性,防止利用道德的外衣来招摇撞骗。这样的事情历史有,现在也有!

当然,直观来讲道德的力量有限,它不像法律那样威严,发生率可以把人直接送进监狱或者砍下脑壳。但道德具有一种韧性的约束力,它同时具有普遍性,而法律只针对犯罪分子。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具有有持久性和根深蒂固性。“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是法律约束后的结果,是人们惯行意识形态下自然而然的行为,是道德意识!法律的利剑时刻明亮晃晃,各类犯罪依然层出不穷。因此,强化良好的社会道德很有必要。良好的社会道德一旦被人们接受是不易改变的,若认可到一定境界,道德意识可以上升为人们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一般无法撼动的。

其他人在看啥

    《道德的力量》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