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瓦坊
对瓦坊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熟悉几位主要乡镇领导,还有离我娘家骆庙很近的缘故吧。每次回娘家都会途径瓦坊,也早就想写点关于瓦坊的文字了,因瓦坊的巨大变化,我是经常目睹的。
安徽省泗县瓦坊乡,地处安徽省东北部,典型的淮北平原地貌。东面与我县山头镇和刘圩镇相接;西面与我县大庄镇相连;南面与我县屏山镇隔民利河而望;北面与江苏省睢宁县邱集镇接壤。典型的被包围的地理形势。
瓦坊乡,交通便利,山闵公路横穿而过向西与104国道相接,西距104国道仅3公里。向北距徐州观音机场为80公里,距离最近的屏山高速公路入口仅20公里。
瓦坊乡,土地肥沃,主要种植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绿豆、蔬菜等农作物,产量高,品质优良。鲜菇、盐水菇远销上海等沿海大中城市。
瓦坊乡,养殖业发达,主要有黄牛、山羊、鸡、猪等。牛皮、牛肉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各大市场,为众多皮革商所青睐。
瓦坊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村通油路,进出便利。“村村通工程”已遍及10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
乡村水利设施完备,保证旱涝保收。移动电话讯号全覆盖,无盲区。电话入户率达90 %以上。宽带上网更是方便快捷。
多年前,回娘家骆庙,为了走捷径、好路,我喜欢走瓦坊。那时候,瓦坊的各条大道虽然比高山公路略强一些,可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大车是一路颠簸,小车也是歪歪扭扭。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近几年来,瓦坊共铺设10条街道,五纵五横,共10千米长。让你进入瓦坊街,如同进入县城一样顺通、敞亮。现在再走瓦坊,以前的老路已焕然一新,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让你“一路顺风”。难怪去年受邀去瓦坊参观书画展的几位朋友都大声惊呼:真是条条大道通瓦坊了啊!
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关键。
瓦坊乡党委政府深谙此道,也一直在努力着。以服务人民、推动工作为目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的突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6000多万元,完成任务的114%。提升品位,在文明集镇创建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方面在瓦坊街道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街道开发的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在绿化、亮化、净化、硬化上做文章,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位和质量,为广大群众创造了舒适生活环境。多争项目,狠抓落实,在实施民生工程上实现新突破。及时获得各种信息,经常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各类民生工程项目。同时狠抓项目的落实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为群众解难题,让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科学规划,抓好试点,在新农村建设上成绩卓越。瓦坊乡选择王集村作为试点,建设新农村试点小区。通过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努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市新农村的示范村。县人大、县政协分别对瓦坊乡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视察,县委县政府在瓦坊乡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接待周边兄弟乡镇村前来交流学习达1000多人次,深受好评。2009年4月小冒庄率先进行了新农村试点建设,建筑面积17000平米,房屋结构为砖混,层数为2层,组团形式为排房结构。2010年7月学田庄又进行了新农村第二步规划,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已形成规模。
近年来,泗县瓦坊乡王集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是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基础设施,还是农村环境、农民风尚,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走进王集新村,所到之处,生机勃勃,焕然一新。瓦坊乡王集村,已牢牢抓住新农村的建设契机,实现了农民居住环境的城市化。
目前,新农村小区,总住户已达400多户。也完善了配套设施,绿化、硬化、亮化和美化等软、硬件齐全,文化活动室、篮球场、休闲广场、幼儿园、医疗点和公厕已经全部配备,并且为解决农民的存放需求,还专门设立了大型农机存放院,王集新村完全可以与城里小区相媲美。
在王集新村的休闲广场上,笔者看到三五成群的老年人聚在一起晒着太阳聊着天,小孩子们则在广场玩耍着。正在广场上带孙子玩耍的村民告诉笔者,“我以前住的老村子,都是泥土路,特别是下雨天,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又宽又干净,出门方便多了!”看到我们去参观,一些老人围拢着高兴地聊了起来,“我一个古稀老人,没想到还能住到条件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党的好政策啊!”老人还说:“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自己盖房子资金压力还是很大,而且还费心费神,听说村里要搞新农村建设,我想都没想就报上名了。政府肯定比我们想的周全,不然我一个老年人哪有能力盖这么漂亮的房子!”
老人继续说着:“新农村的统一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还节约了大量土地。既整齐美观,又环境优美,空气新鲜。”
在王集新村的一幢“小洋楼”里,笔者见到了男主人老王。谈到今天的生活,他感慨万千。先后几次的建房搬家,让他亲身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70年代,住的是土墙草顶的老房子;80年代,改革开放后条件改善了,他们土墙茅草屋换成了红砖房;近年来,他的儿子去外地打工,全家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现在,在村里的统一规划下,拆迁旧房补助一部分,自己出资一部分,现在住上了近200平方米的小楼房。如今,他们一家住进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小洋楼”,他兴奋地对笔者说:“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真大啊!长这么大,想都没想过,现在生活在王集新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了!”
因地制宜,拓展基地,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新的突破。在现有的火芦蔬菜大棚基地的基础上,又将基地规模扩大到500亩,同时把大棚基地作为我乡双培双带基地,把“党校”搬到大棚里,实现党建和经济工作相结合,目前蔬菜大棚运转正常,丰收在望。加大了扶持力度,在瓦坊乡的小黄河两岸,栽植干杂果100亩,建成了一条水果产业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的带动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到目前已经发展了泗县富民合作社、瓦坊乡兴邦养殖合作社和瓦坊乡宏发猪业合作社等8个专业合作社。
瓦坊乡的街道,让人耳目一新,美好乡村让人流连忘返,文明创建多年全县第一,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原瓦坊乡书记曹飞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群众事情无小事。”,“我们要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
与群众心连着心,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经常走访群众。田间、地头、街道、家中,经常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与群众促膝长谈,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真心换真心。领导们胸中装着两颗热心,一心想着群众生活的疾苦,一心谋着群众生活的幸福。
尽管原乡书记曹飞已经调离一年多,但是,每当曹飞走进新农村,群众见到他来,都老远热情地招呼着,拉着他问长问短,嘘寒问暖,让曹飞好不感动和温暖。
尽管笔者不是瓦坊人,但是笔者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着瓦坊乡更好的发展,期待着瓦坊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