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
记得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总是教要们要有礼貌,要尊老爱幼。比如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孕妇或小孩,要主动让座。但是随着人生经历的越来越丰富,我反而觉得这个让座有时候并不是一件会得到别人赞扬的事情,反而,有时候它会像一个噩梦那样,使你浑身不舒服,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噩梦到底是怎样的吧。
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一位女孩没给其让座,愤怒之下竟直接坐在了女孩的腿上。还有的是一名小伙因为坐在座位上没肯给一位老年人让座,引起公愤。在随后的言语冲突中,该小伙被另两名男子施以拳脚。关于不让座的新闻随处可见,也经常会引发社会大讨论。通常情况下,不让座者总是会挨骂,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包括需要座位的弱者),给需要的人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人抱有一种奇怪的思维逻辑,那就是同情弱者,觉得同情是在道德之上,可以凌驾于道德,越弱势的就越要无条件得到他人、社会和政府的照顾。这种逻辑让公众和舆论在面对让座问题时左右为难。这样一来,让座就像嗟来食,让座者施舍却得不到表扬,接受者的个人尊严则被剥夺。
有人提及让座的文化细节,曾经有一篇文章,描述说在日本让座是一个技巧问题,日本人(甚至包括老年人)一般不太愿意接受他人的人情,因为他们拒绝被视为“被照顾的人”,让座甚至会令人悲痛欲绝。同样,如果你在香港的地铁或公交车上,要给年华垂暮的老人老人或者抱着孩子的妇女让座,很有可能你会吃“闭门羹”。他们未必会领情,还可能对你的热心无动于衷,不接受你的好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来想去可能是这样的情况:一是上班的年轻人很辛苦,真的很累。二是老人不需要别人让座,因为没有人会教育非要给别人让座,老人又不是老的站不动了,为什么要给你坐呢?的确,假设抛开社会伦理不谈,单纯论平等,同样是花钱坐车,为什么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呢?
在这一正一反的对比之下,我认为外国的做法未尝不好,不让座未必就是不道德。对于该不该让座这个问题,应该是一种自愿行为,道德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像外国人不喜欢让座,这种现象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还要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比如在公交车上多增加一两个老年人专座等。让老年人、妇女等“弱势者”不把让座看成像法律条文规定地一样严格的行为,不要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要求他人给自己让座。况且,更重要的是,尝试不把自己当成弱不禁风的老人,越活越年轻,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