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风范,专家的脚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历史学家、中国流人史和流人文化研究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的专家李兴盛刻在心上的一联楚辞名句。他的思想行为、精神品格及至他
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充分地反映了他做为一个专家、学者的风范,而他的前进脚步,也正是我国所有专家学者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前进的脚步。
李兴盛先生是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员,他是哈尔滨人,1937年11月出生,原籍山东费县,1968年12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他先是从事教育工作,后调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它是我省少数顶尖的历史科学家之一,在全国也是著名的历史研究专家。1991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优秀专家、省劳动模范,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2月被国务院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2007年初被黑龙江省社科院评为首届终身荣誉研究员。到现在为止,他本人的专著和他主编的著作已超过三十部,达15000多万字。
李兴盛先生对国家、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等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多年来,他以开发边疆、保卫边疆为基点,
在创建与传播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流寓文化”方面的业绩,对黑龙江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对开发北方旅游新资源、促进黑龙江与东北地区的旅游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而且对以地方历史题材为主题的文学、戏剧、影视、舞蹈、音乐、美术等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培养人们,特别是东北及黑龙江人的热爱家乡、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的培养,起了应有的作用。黑龙江地区是一个有着好多少数民族的地区,这里无论哪一个民族,都与流寓文化有关,所以他在促进各民族团结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他的研究和著述领域宽阔,涵盖的方面广泛,包括了山水名胜、逸闻轶事、名人传记、诗词歌赋,和东北及黑龙江人民的生活习俗及特点诸方面,赋予了东北地区及黑龙江地区人文景观更厚重的历史底蕴,对推动这一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
从1980年前后开始,李兴盛就开始致力于“流人史”和“流人文化”的研究,他发表了大量的专著、论著,他的《东北流人史》一书获中国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获黑龙江优秀图书奖一等奖,具有110多万字的《中国流人史》获黑龙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优秀图书一等奖,从而开创了流人文化、流人史研究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另外他还有《边塞诗人吴兆骞》、《黑龙江历代诗词选》(注释、合作),主编著有《清实录、黑龙江史料摘抄》、《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诗集》、《方拱乾诗集》、《黑水丛书(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诗人吴兆骞系列一、二、三》、《黑龙江历代旅游诗选与客籍名人》、《黑龙江历代流寓人士山水胜迹诗选》、《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等。古籍校点有《宁古塔山水集、集外集》、《黑龙江述略》他还参与了《黑水丛书(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的整理工作,他是《国学辞典》的副主编。他的流人学研究已经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国际影响,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日本、俄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已产生了一定影响。1997年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珠海大学做《中国流人文化》的学术报告,激起了较大的反响。目前,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历史研究》、《澳门日报》、香港《亚洲研究》、德国《中亚学报》、日本《满族史研究通讯》等国内外报刊纷纷发表专门文章,评介李兴盛先生的学术成果,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与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编撰的各种世界性的名人录编委会多次邀其入传,但都被这个淡泊名利的人所拒绝。但在香港的名人录里早就有了他的大名。现在。他正师承其恩师谢国祯先生开创的流人史这一历史研究的新体
系、新课题、新学科与学界同寅一起,为致力于“流人史”、“流人文化”这一新的学术流派的发展而努力工作。除已出版的著作外,现在,他本人正着手《全清诗》《中国流人文库》的研究与编撰工作。
作为专家、学者,在李兴盛身上有着许许多多高尚的品德,都是可圈可点的。他之所以能在学术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是和他这种优秀的品格和特征分不开的。他的许许多多事迹都令人十分感动。
他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很喜好读书。那个时候,他的家里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有一分钱,他都要积攒起来买书。
从连环画到小人书,从小册子到线装书到现代版的,几乎他所有的钱都是用来买书了。他的书籍都是靠他克勤克俭地生活,攒钱买而积累起来的。从小他就勤奋地读书,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从不懈怠。在小油灯下,在短小的烛根下,甚至在月光下,他抓紧一切机会学习,
所以他积累了广博的知识,有着宽阔的视野。中学时候,他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他为了学习,废寝忘食,有时为了在月光下读书,连回家都忘记了。到了大学,他除了上课之外,那就是图书馆和阅览室,那时候回室就寝最晚的就是他,就是在就寝熄灯后,有时他还要在没有闭灯的盥洗室看一会。七十年来,这种学习精神一直伴随着他。
李先生最突出的精神是刻苦钻研、不懈地追求、安贫乐道。他从研究明史开始,到农民战争问题,从清史到流民文化,无不倾注了自己心血。他所做的学术笔记和学术卡片,达到上百万张;他所翻阅的书籍和资料达到数千万册;他所拿出的史实都经过反复的考证、反复的推敲、反复的比对,从而成为雄辩的史据;他出版的1200多万字的著作都是他亲自撰写、亲自校对、亲自订正;那是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啊?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别人校对过千百万字。在几十年的时光里,他不避寒暑、不避风雨、不知多少次往来于北京、南京、上海、沈阳、长春、浙江、江苏、宁古塔新旧二城等地查阅资料、考对史实、踏查遗址,而且基本上都是坐硬板车,搭公汽,没有过乘飞机坐卧铺的安逸。1981年,他在北京意外地发现了已告失传的“江南才子吴兆骞”和他的亲人的通讯集《秋笳余韵》后,因北京图书馆不允许拍照,更不允许复印,他就上街买了一支铅笔,一柄小刀,硬是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前后三次,还请了他一个过去的学生帮忙,才将全文善本真存抄录完。
他可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典型。他不抽烟,不喝酒,外出时从不住大宾馆,
我和他在大学的五年同学中,从未看他吃过肉,每餐都是吃饱就行。在1978年他刚调到省社科院历史所工作时,那时他的生活环境是特别艰苦的,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只有7平方米的小屋里,每月只有50多元的工资,要养家糊口,还要买书,而书只能堆在板棚内,致使鼠啮虫咬,受了很多的损害。他坚持读书学习,可谓冬不避寒冷,夏不避暑闷,忘我地勤奋学习、刻苦地钻研,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就是到现在为止,他的居住条件仍然是比较差。在一个很破旧的小区内,他只住着一个仅有五十平方米左右居住面积的“斗室”,除了“书、稿”之外,就没有什么地方了。他的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那里的供暖条件也很差,然而在寒冷的严冬他却披着被子,在膝盖上写作,夏天热,他就用扇子煽。他的穿着也是特别简朴,一件中山装,多少年来就是他的“礼服”,那是洗了又洗,熨了又熨,一直穿了十几年,他从不追求优裕的生活,不追求享乐。他的两个儿子的家庭状况也不充裕,他有限的工资有时还得接济他们一些。
他是个工作狂,每天都是8点左右开始工作,常常一干就是十二三个小时,有时直到子夜,甚至到后半夜两三点钟。最紧张时,往往好几天不下楼,就连大学校庆,学校和系里请他、同学们约他,他都因为实在太忙无法参加。他摈弃了所有的文体娱乐活动与各种爱好,除了看中央台电视新闻之外,别的节目都无暇顾及。他连自己喜欢的象棋、围棋、自己钟爱的古今文学作品欣赏都放弃了,刻苦勤奋地钻研,废寝忘食地工作,真的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竟几十年如一日,去探索与开拓。我在去探望他时,曾问他是否感到苦,他从容毅然地回答我“乐在其中啊”。同学于洪军从山东过来看他,也关照他注意身体,他说:“我一忙起来就啥都忘了”,可见他这种忘我的治学精神。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李兴盛曾引用《左传》中的这句话来说明历朝历代的流人在边疆播种文化、开发蒙昧是何等的不易,而李兴盛先生在致力于流人史和流人文化的研究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哪?来新夏先生在论述文史研究方面曾明确地指出:世有“显学”与“晦学”之分。“显学”为当世所重,群驱若鹜,如清之乾嘉朴学,今之红学、敦煌学,于是资料盈箧,成果丰硕,人才辈出,为举世所瞩目。“晦学”则不然,虽其学重要,然资料发掘艰难,前人成作较少,一时难见其功,学人多视为畏途,潜研者寥寥,若为世所遗忘者,近之流人学类此。
李兴盛恰恰选择了“晦学”,他所选择的就是一条荆臻累累、针刺棘手、沥血成编之路,历经十多年的时间,对我国的流人现象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理论化的探讨,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开创了流人史预留人文化研究的新体系,从而结束了我国流人研究没有通史专著及理论支持的局面。可见,他是真的勇于探索,不畏艰险,富有开创精神的专家。
李兴盛先生不仅在治学方面严肃认真,在生活方面也是一个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的人。几十年来,无论在生活上多么艰苦,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从来没有伸过手、张过口,都是他自己默默地承受。他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的上层领导接触交往很多,但除了谈学术研究、工作和事业外,却从没有谈过自己的困难。他和市里领导的接触也十分频繁,而且常到外地讲学、开研讨会,同寅们和外地领导也很关心他,常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他都从未提起过自己的困难。原省政协副主席谭方之是他在大学时的学友,两人在史学上有密切的往来,工作上接触更多,但每问到生活,他都从不张口。倒是谭方之主动地为他解决一些困难。他的两个儿子的工作都是毕业后参加的很一般性的工作。他从来没找过谁,没有托人选什么好工作。
他在社会上的兼职很多,什么旅游协会、民族学会,这个中心、那个编委兼职不少,但没有一个是兼薪的。他严以律己,却宽以待人,到哈尔滨来的同事、同寅、朋友、外省的同学他都千方百计地接待、安排好食宿。他和著名的历史学家何龄修(中科院历史研究专家)教授、张裕兴(辽宁社科院)教授、陈祖武(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田震亚(珠海大学校长)、宋晞(台北文化大学)教授、朱鸿林(台北大学)教授、段景轩(黑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以及钱仲联、罗继祖、张博泉、何龄修、来夏新等史学界大儒关系都很密切。他和著名的文学大师余秋雨也有交往,他和段景轩也曾和著名的大作家姚雪垠(长篇巨著《李自成》的作者)一起长时间的晤谈,切磋、探讨学术。作家满汝毅写的小说《宁古塔人》也有他研究成果的参考。
和所有的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李兴盛先生的爱国情结特别地强烈,而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是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
他出生于1937年11月12日,那一年,正是刚刚卢沟桥事变不久,据先生自己在自传中所述,童年的他放过牛,他的父亲种过地,后来当看站台的工人,家境十分穷苦。他本人虽是在童年时代,但亡国的惨剧和家庭的贫寒却在那幼小的心灵里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九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在伶仃的少年时代,他开始以书为伴,书中的爱国人物就开始浸润他。到建国后上学,随着阅读面的扩大,《説岳》、《杨家将》、《东周列国志》及至后来上高中后所读的《左传》、《战国策》、《论语》、《史记》使他了解到祖国的光辉历史,特别是家庭生活开始改善后,他感到共产党的伟大,祖国的光明前途,增强了他的民族感情,他感到做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使他对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充满了深厚的爱。每当听到“华夏”或“中华”这
一类词汇,使他庄严、肃穆、伟大、崇高的感情油然而生,也进一步地确立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进一步的历史知识学习中,特别是阅读《明季稗史汇编》、《晚明史籍考》、《南明史略》等史籍之后,开始对明末清初的历史深入思考的时候,李自成、张献忠、李锦、李来亨、郑成功、张煌言、史可法、阎应元、瞿式耜、何腾蛟等英雄人物更是深深的感染着他,使他立下了报效国家的志望。
入大学后,我清晰地记得1964年的新年晚会,我们全班开联欢会,全班同学欢迎他出节目时,他以深沉的语调,严肃的姿态,饱满的情绪高声地朗诵:“朋友,您读过文信国(文天祥谥号信国公)的正气歌吗?您读过岳武穆(岳飞谥号武穆王)的满江红吗?在那神州陆沉、风云飘飖之际,听——这就是亡国大夫的眼泪,离家儿女的悲歌!”接着,他唱起了“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只古老而动人的歌。受到了同学的热烈欢迎,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冬,他挺身而出,在“四人帮”权势正盛的时候,他竟敢以《决不允许康立用折中主义诡辩为投降主义诡辩》一文,投书《学习与批判》。而康立、瞿青“是四人帮”在上海写作班子“罗思鼎”的化名,与北京的“梁校”齐名。这一篇文章,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于8月17日在《文汇报》以《批判四人帮的战斗檄文》为大标题将他和另一些人在“文革”中批判“四人帮”的稿件摘发。
在阅读清《实录》及其他史料、编撰“流人史”其它著作中,对那些被牵连者及反抗封建统治的人,他十分同情,那些人有的流离于荒野,有的客死他乡,有的在荒凉的绝域战胜饥饿、疾病、克服种种困难与自然灾害开发和保卫了边疆,对他们在文化上的作用,在反抗沙俄侵略中的英勇表现,他热情地讴歌,热烈地赞扬,表明了他“着重表彰忠义,弘扬正义”的学术主旨和为国为民的学术思想。
他在流人史和流人文化的研究中,对重点的著名流人明确肯定、浓墨重笔、充分肯定;对那些无益于社会、但对开发边疆在客观上起作用的人,爱憎分明,褒贬判然;对本来就恶奸误国、流放后又毫无建树的、劣行累累的奸佞则加以无情的鞭挞。
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贡献、为国为民不懈斗争的屈原、李白、林则徐、邓廷祯就是充分肯定;对范缜、刘禹锡、李纲、安维峻、王贞仪指出为流人史“增添了光彩”;对韩愈、柳宗元及终身充军的杨慎、长流不返的杨越确定对“开发边疆”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商汤建国后被流的夏桀无情地挞伐、指斥宋朝被流放的宰相丁渭是“有文无行”的典型,对流放的南宋奸相贾似道则是极尽其冷嘲热讽之能事,张玉兴先生认为:他的流人史写成了“艰苦奋斗史、逆境育人史、开发边疆史、弘扬正气史”,这种努力发掘流人史的积极意义,“使本书成为一部社会价值甚高的好书”,认为他在鼓励人们斗志、振奋人的精神上,“让人们从温习历史中获得艰苦奋斗、做有益于社会人的做人的道理”,我认为这是李兴盛先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爱国、爱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
他在考察、参观和取证的过程中每当见到被外帝国主义侵略、欺凌和被掠夺的人证、物证和记载的时候,都义愤填膺,都会发出愤怒的呐喊,都会对那些屈辱和不幸感到极其难过。他在《参观之际,得见我永宁寺碑与重建永宁寺碑有感》中说:“永宁寺碑与重建永宁寺碑为明廷经营与统治黑龙江之铁证,原立于黑龙江入海口,清咸丰间沦于俄人之手,迄今已百四十余年。余曩昔仅知已被俄人移置海参崴,以永无见期为憾,不料今日得见,悲喜交集,感慨生哀,诗以咏之。
(—)
忽见残碑喜,拂之感慨多。今犹沦绝域,泪洒旧山河。
(二)
风雨千年恨,残碑立古今。何时还故国?呜咽海潮吟。
可见他看见故国遗物时的那种悲喜交加的心情,这里有对珍物的深爱,有对屈辱岁月的叹惋,有对强盗的痛恨,更有对珍物仍留异域的抱憾。他对在历史上就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流人,清初就和沙俄侵略者坚决斗争的流人充满热情地予以赞颂,对明代东北流人直接参加的抗击倭寇致“千余名倭寇擒戮殆尽、此后倭不敢窥辽东”的1419年6月(明·永乐17年)望海埚之役,对当年参加“雅克萨之战”的流人予以充满激情的褒扬。
这种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爱民族的精神,浸透了李先生的每一个细胞,贯穿于李先生的生活、工作、学习、科研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这是李先生最值得尊敬之处,最令人钦佩之处。
李兴盛的社会责任感是非常强的。为了提升黑龙江旅游文化的历史底蕴,为了使黑龙江旅游产品品位更高,他在做学术研究的同时,多次给省市领导写信,建议在流寓文化影响较大的海林、宁安、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勘测与建立一批新的人文景观与三处旅游文化带,如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立碑,为在黑龙江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做出过开创性贡献的方拱乾、吴兆骞、张縉彦三位文人建立纪念馆,在宁古塔建立大型具有地方特色的碑林,在哈尔滨太阳岛建立名人雕像园等。他的很多建议都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在他的奔走呼吁下,齐齐哈尔市的、因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在文字狱中被判流放卜奎的吕留良家的吕氏祠堂,得以保留下来,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关道衙门虽被拆除但原址重建,使设治百年庆典得以在兹举行;牡丹江市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宁古塔流人文化研究宣传的实施方案》的文件,决定将流人文化研究打造成牡丹江市的历史文化名片。对于这些,李兴盛认为都是他分内的事,都是他应该干的,绝不是分外或多余。
李兴盛在从事历史研究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能,显现出了他的文学功底的深厚。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意境深远、含蕴丰厚,情意动人,发人深思,表现了他很高的文学水平。
他的诗基本都收集在《雪鸿诗草》中,计122首,大致内容是:思亲述怀;思古抒臆;
工作学习感受;自然礼赞等几个部分。其中,包括他当学生时的诗作、下乡搞社教时的诗作,
回原籍时的诗作,大部分是读史修史时的诗作。虽然不多,但贯穿了他矢志为国、钻修史籍、爱国爱家、感佩英杰、抨击邪恶、痛恨侵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赤诚胸怀。
李兴盛先生的爱憎分明,他爱母亲、爱父亲、爱同事、爱人民,可谓大爱无疆。他幼年丧母,但母亲的对他的恩情却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他的《乌夜啼》(祭母)就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深情:
年年残照西风,泪痕红。忍看孤坟荒野白杨中。伏碑泣,肠断绝,恨无穷。碧月片云寒照,影摇松。
1960、4、29(四月初四日)
《祭扫先母之墓》更是表达了他的思母之情深:
泪洒尘埃哭母恩,凄风苦雨赋招魂。残阳满地鹃红冷,四顾苍茫野色昏。
1960、6、5阴
这两首诗相隔只一个多月,这一年他24岁。在这两篇祭诗中,上篇用“泪痕红”和“伏碑泣”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下一篇用“泪洒尘埃哭母恩”来表达对母亲的追挽。那哭、那泪是为生母所洒,为亲娘所落,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难过。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此之谓也。季节和时间又是“残照西风”、“凄风苦雨”的乍暖还寒时节,是人们最难熬的季节,再加上“碧月片云”、“残阳满地”地点又是“荒野白杨”,面对的是“先妣孤坟”气候是“片云寒照”、“鹃红冷”,那是多么凄凉的情景啊?而一个男子汉,却“伏碑泣”,“哭母恩”,这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感情啊。而兴盛先生又是个典型的谦谦君子,这怎
能不让人感动啊?
对父亲,李兴盛感情也是深厚的。在《悼先父》中,他先用小序作了说明。他说:
余与小弟幼年丧母,家父惧二子为后母欺凌,近三十中,誓不续弦,含辛茹苦抚子成人。父爱母恩,一身兼备,余二人受赐良多。不幸1985年4月21日因病见背。恩深如海,永无报答之期,思之泪如泉涌。兹,感而有作值弃养之年。
-(一)
卅载艰辛世没知,母恩父爱两兼之。
一朝撒手人寰去,哭向苍天梦里思。
(二)
恩重如山海样深,人间天上两难寻。
醉怜风雨凄凉夜,地下孤单泪满襟。
(三)
凄风苦雨又经年,冷月青灯百感牵。
倘有回生起死术,愿捐己寿换生还。
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兴盛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对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特别是父亲的高风亮节、舐犊情爱、刻骨铭心,而父母的这种恩情,他期望有一种“起死回生”之术,愿捐出自己的寿命换取父母的生还。先生对父母之情的强烈,从“哭向苍天”的“梦里思”到“人间天上”寻觅,再到“期望生还”,可见其至孝之心。而“百善孝为先”李先生的孝心昭昭,使人可见其品德之高。
李兴盛很重亲情,他在1962年3月至4月间回山东费县老家农村探访伯父,赋诗七首,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
其二费县山行逢雨
群山云雾里,烟雨落长空。阔野春风路,行人乱石中。
其三村边远望
陌上行人路,花开万绿中。烟村云树外,丽日沐春风。
其四费县村居
寒食东风燕子斜,杏花无主落谁家?炊烟不断家家火,指点山河叹物华。
其五清明翌日
杨柳春风燕子家,白云深处夕阳霞。鸟声细碎千山树,绿野烟村露
7
杏花。
其六野望
桃李花开千树雪,春风杨柳雾村迷。乱山都在烟云里,绿野云天共树低。
这里的“阔野春风路”、“花开万绿中”、“丽日”、“春风”、“村烟”、“绿叶”、“杏花”、
“桃李”,无不表现着他对故乡之爱。这是他父祖辈多少代人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孕育了
他和他的后代,所以她爱这里,爱这里的人,爱这里的山水草木,爱这里的天云星月,爱
这里的点点滴滴。而爱家乡、爱家乡人,这就是爱国主义的感情基础。
他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际,有时也会静下来息憩一下,而这息憩又往往会激发他的诗
兴,有时偷闲在静雅之地漫步一会,有时边读书边漫步思索,抑或偶有所悟,吟成佳句。
抒发自己飘逸的胸怀。有时乘车外出或考察遗迹,望景生情,信口成诗。
他的《七夕》、《日暮》《观画咏雨》、《雪后月下》、《癸卯上元夜江畔望月》、《白云》、
《鹊桥仙》、《圆月》就是这样。其中《七夕》的“满天星斗淡云飘,白玉石栏夜正遥。忽
见银河明照处,方知七夕是今宵。”《日暮》的“杨柳春风燕子斜,飞红一片落谁家?江流
不尽滔滔去,满地残阳映晚霞。”《观画咏雨》的“满地风雷至,千山水涨溪。云笼烟树小,
雨暗雾村迷。浪急冲鱼阵,风微落燕泥。飘残黄叶后,杨柳大江西。”《雪后月下》的“淡
云微月夜朦胧,雪后银辉满太空。数点寒星遥望久,方知人在寂寥中。”和“凉月冰天人在
梦,关山霜雪梦成烟。星垂四野云笼地,寂寂幽窗不得眠。”《白云》的“白云天外落,清
露月中生。灯下诗吟罢,敲窗夜有声。”《鹊桥仙》(本意,和秦观韵。)的“横江白露,垂
空银汉,岁岁相逢此度。烟云缭绕鹊桥行,泪如雨,离情无数。秋风大地,飞花静夜,回
顾频频归路。双星若识人间恨,定不会,贪欢朝暮。《圆月》的“天蓝似水柔,圆月碧空浮。
不共白云去,犹悬绿树头。”,就是如此。当然,这中间也抒发了自己抱负、表达废寝忘食
攻读,攀登书山、激浪学海的豪情壮志。
李兴盛的“气节”观念是特别突出的。他在诗中借对牡丹花的讽喻,赞扬凌霜傲雪的
梅花,如《牡丹花》,“国色天香解语花,随风飘荡落谁家?倾城媚骨杨花性,不及寒梅冰
雪发。”,《题梅花》中,他满含激情地赞扬梅花的“倩影玉枝”、“凌冬傲骨”:“冰雪寒梅映
晚霞,香倩玉质是奇葩。傲骨凌冬人皆佩,羞愧春风桃李花。”由此,他推崇李香君、夏完
淳等气节骨鲠之人。在《读郭沫若南冠草》中他发出了“大哀一赋断肠愁,书剑飘零客泪
流。夏子神童遗海恨,山河破碎共家仇。”对十多岁就参加了反清复明斗争的文武兼备的才
子夏完淳加以歌颂。在《题剧本董小宛》中,他歌颂了心如冰洁、志如山嶂的董小宛:“三
百年来王气残,秦淮呜咽月如烟。白堤雪映梅花夜,玉骨冰肌葬九泉。”在《读《读桃花扇
成七绝句》中热情地歌颂了“秦淮十绝”之一的李香君,扁斥了投敌变节的侯公子侯朝宗:
(一)
秦淮呜咽月凄凉,六代繁华梦一场。半壁河山多恨事,桃花扇底阅兴亡。
(二)
六朝金粉尽凄凉,一代红颜是女香。谁识风尘奇女子?斜阳芳草恨茫茫。
(三)
儿女浓情似水柔,媚香楼上月当头。“锺情怕到相思地”,两处相思两处愁。
(四)
海誓山盟月满楼,天荒地老却成愁。烟波江上渔樵话,流水悠悠古渡头。
(五)
指点兴旺泪满襟,渔樵江上夕阳沉。可怜失节侯公子,辜负香君一片情。
(六)
残山剩水夕阳红,尽入桃花扇影中。无限兴亡无限恨,千古秦淮月朦朦。
(七)
夕阳红上绿梢头,野花闲草满地愁。长坂桥畔人不见,金陵王气黯然收。
但在他的在诗中,更多的是赞颂李广、李定国、张苍水、李来亨、郑成功等保国卫民
的英雄,如《读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飞将威名撼北平,闲居落魄霸陵亭”,《弔民族
英雄晋王李定国三百年纪》的“荒蛮碧血孤臣骨,烽火青磷烈士魂”、《郑成功三百年忌辰》
的“怒海风涛亡国恨,空山雨雪故臣悲”等等。
总之,“文如其人”,他的诗中句里是一派爱国情深、砥砺自我、努力工作、表彰有功边陲的流人,印证了“诗言志”的古语。
我和李兴盛先生也是一晃几十年未见,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关系,临毕业时,乱马人花,后来,由生计和工作等因素,并未取得联系。及至耄耋之年,我往依儿女,与其同城相居,方邂逅相遇,叙后嗟讶,后来我往他居看他,李先生于晤谈之后,送所著与我。拜读之后,感慨无穷,是以成文而志之。
最后,让我以一首唱和诗赠送李兴盛来结束本文:
才高德靓苦耘耕,丹心一片报国情。他年欲知流人事,当记兴盛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