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行的距离
我按照人们学习的阶梯分析了各个阶段而中间出现了几个人们经常遇到的几个概念我想认真的把他们分析出来。也算是给自己这个序列做一个完整的阐述。
人在社会上被不断的灌输一种理念,叫做人应该不断的学习,而学习的知识有多少被自己利用,估计没有多少人去计算,只是脑袋里面的知识在不断的过时,新的东西在不断的出现,有时是一种知识,自己还没有理解,另一种知识就已经出现。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个季节流行什么款式一样。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无奈,大多数人都无法分清。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眼睛总是在向上看,总觉得上面的风景比较美。居高临下的那种傲视群雄应该是每个人的追求。可是知识的高峰没有人能够到达。现代的人就喜欢去挑战一座世界最高的山峰,可是往往在去往一座山峰的旅途中,就听说有另一座山峰,就扭头转向。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等到筋疲力尽,就会感叹,有点追求这么难。自己知道这么多东西,自己做事,思考问题还是没有进步。所以有种结论就会出现知和行是有差距的。有了这种结论以后,多数人就不太喜欢去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真理就是知和行是有差距的,还是自己把事情做错了。因为在身边的人不断的在给你提醒,行和知是有差距的。而自己也这么认为。仿佛是它的地位不可挑战。不用费劲心思去思索一个被大家不断证明的真理。
现在公司流行培训,包括,流程,职责,规章制度,工作技巧等等。特别是公司的销售部门,培训就更多,隔一段时间就会真对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销售模式和管理手段进行一番学习和培训。而对培训的效果却时常没法控制。觉得效果不理想,就再次培训,还不行,就开始批评反思。换一种方式进行培训。到最后就是说,算了,可能是不太适合本公司吧。非要找个借口就是,知道和做到是有差别的吧。或者是现代人都不知道学习。不知道追求进步吧。而对于这中间的问题却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或许是自己学习都这么难,何况是让一群人学习那就更难。唉,算了,眼前的事情这么多,别再胡思乱想了吧。
大多数人做销售的人都有一种经历,就叫做销售演练,而演练的次数越多,那么在实际销售中面对演练的问题时,表现越好。而我们在尝试一件新的事物时,会出现紧张,慌乱,但是中间遇到事前有所准备的事情,自己还是会做。而且是准备的越充分,自己做起来越顺。这说明只要道理正确,认识道理认识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动越顺利。这说明我们的认识和行动之间是正向联系,而我们的认识和行动所需要的知识不吻合,产生偏差。而下面几种偏差大家可以听听看。
一种偏差叫做目标置换,这种说法最开始提出来的是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卡那,是说在我们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对如何完成目标的关注,使人容易让方法,技巧,程序的问题占据自己的心灵,而忘记自己的目标。而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忘记我们学习的目标,从而产生与行动产生偏差。
第二种叫做欠火候,重复的次数不够多。这种情况比较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间,常常作为自己尝试失败的借口。而中间有多少是由于自己缺乏练习而导致行动的失败,值得深究。
第三种叫做自负。人经常以为没有不什么可能。以为可以控制所有的事情,但是事实确是人有可以控制的部分,就有不可控制的部分。在尝试的时候对于这两者常常是不去分辨。至于是分不清,还是别的。估计大多数是自负的成分占多数吧。
第四种偏差叫做测不准原则。这种理论最开始是德国科学家海森堡提出的,是关于量子力学的概念,但是现在它的作用在其它方面也不断的被验证。就像是谁也无法准确的预报天气一样。
以上的关于偏差的分析或许可以帮助人们在知与行的问题上少点烦恼。而让自己活的更明白一些。这也是我把它拉出来细细阐述的原因。至于对与错,我自己有时也分辨不清楚。所以你们最好是当我自己在吹牛,胡乱猜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