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干部当“村官”值得鼓励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自3月起开展“县级干部当村官、深入基层搞服务”正风惠民行动,活动历时半年,共组建32支为民服务队,对口服务辖区内的32个村或社区,由县级及以上级别的领导兼任村或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包括宜宾市副市长、临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学焦在内的26名县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当起了“村官”。(7月22日,四川日报)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广泛深入开展,不少地区探索了各种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有的地区采取领导干部走村入户,干部群众“结亲帮扶”、“换位体验”,干部进村住在老乡家中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老百姓对如今干部的作风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群党群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次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县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兼任村或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就是一种很好的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模式。
干群结亲帮扶,领导干部走“穷亲戚”,下乡蹲点调研等群众工作法往往存在蜻蜓点水、一沾即过的问题,只能解决少数群众的具体困难问题,不能帮助广大村民居民发展致富。而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则采取县级干部带领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服务队成员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发展难题,县级“村官”对村民的问题采取交作业,村干部、群众评议,评议考核情况也与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等方式促进县级“村官”圆满完成作业。县级“村官”也会更有责任感,以主人翁的精神态度全力推进村社产业发展,真正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尤其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发展问题。群众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比如路灯不亮的问题,道路不平的问题,水电气的问题,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的问题,往往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但又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如果县级“村官”把这些老百姓的难题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就能很好的取得效果。在我看来,群众路线更要为老百姓解决发展难题,对百姓的帮扶不能局限于送点米送点油之类的小事上,更应该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为他们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让他们的生产生活能够从根本上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