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冯道的为民情怀

冯道的为民情怀

2014-08-05 15:58 作者:鹤飞舞 阅读量:13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五代十国是介于唐末宋初期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尽管仅存在了70多年,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割据、乱糟糟的时代,在谈到这一段历史时,就无法回避当时一个重要人物——冯道,这个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的“官场不老翁”,只是,正因如此,在许多人眼里,冯道被看做是一个没有气节、有奶就是娘的小人,但如果我们在品读冯道的为官作为时,他的清廉尚且不论,单就他的为民情怀在封建官吏中也是少有的。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今河北交河东北)人,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即使是大雪封门,尘埃满座也要先读书,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书虫。在他身居要位时,有一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当时的惯例,要暂时辞官一年在父亲墓前守孝,当冯道徒步赶回家乡时正逢家乡闹饥荒,冯道便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自己住在茅草屋里,上山砍柴、下地种田,在看到一些缺乏劳动力的乡亲田地庄稼长势不好,他就趁着夜色帮助耕种,事后人家前来道谢时,他很谦和地表示这完全是自己应该做的,丝毫没有一点“官架子”。在晋梁交战前线,作为书记官,他在军中只搭一茅屋,室内不设床席,睡觉仅用一捆牧草,自己发了工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毫不在意,有些将士看到他一个人很孤寂,时不时将在战争中掠得的美女送给他,每逢遇此情形他都尽可能推却,实在无法推却时他就将美女安置于别室,绝不招惹,等找到她原来的亲人后再送回去。

有一次,后唐明宗李嗣源问冯道:“天下虽然富足,那百姓过得好吗?”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诗《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李嗣源说:“此诗甚好。”于是让侍臣记录下来,经常诵读,以提醒自己。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对农民的苦楚了解如此详尽、对“三农”问题如此上心,其为民情怀可见一斑了。辽太宗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后,有一次,问冯道如何治理中原:“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顺着他说:“现在的百姓即使佛再出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能救得!”这句话在一些史学者看来是十足的谄媚,奴才相十足,向胡人卑躬屈膝,大失民族节气。但想想以往各朝各代,一旦异族侵略,莫不是对汉人掠夺杀戮,而恰恰是冯道的“屈身以安人”,阻止了耶律德光对汉人的屠杀,拯救了千千万万百姓,进而为中原百姓反抗辽人把他们逐出中原赢得了时间。当时,契丹掳掠了大批中土士女,冯道只要遇到,就出钱赎买,再设法帮助他们和家人团聚,在笔者看来,面对既要对契丹主子左右逢源、又要对百姓呵护帮助的境况,他能细微的做到这些着实难能可贵了。

诚如《三度修炼》中《读冯道,识气度》一文所云:“历史上有一些人是可以盖棺论定的,但有一些人棺材盖儿钉子是钉上了,但是定论确实不易下的,号称‘长乐老’的冯道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官场不老翁的冯道,在1千个人心目中就有1千个人心目中的冯道,北宋欧阳修骂他是“无廉耻者”,司马光称他“乃奸臣之尤”,苏东坡讲冯道:“菩萨,再来人也。”王安石讲冯道,“佛位中人”。我想,不管后人怎样评价冯道,他的为民情怀却是发自内心的,苏东坡、王安石之言大概也是由此而发吧!

其他人在看啥

    《冯道的为民情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