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力量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标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24日在京主持召开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刘云山指出,要树立强基固本、重视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作为紧迫任务,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最接地气,可谓一枝一叶都在群众眼里,某种意义上来说,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就代表了党和中央的形象,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也凸显党员群体的无力。群众路线践行的效果好不好,基层党组织就是一面镜子,党员可以照出缺陷与不足,群众可以照出期待和方向,倘若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毫无力量可言,又如何能正形象,给人民以力量呢?
基层党组织有力量,首要的就是带头人有力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带头人更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处处做好代言人,严守党的纪律,遵守工作规范,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方能感染他人。思想信念稳得住,知识本领大步走,切实履行好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对标先进,踏实脚下,为基层党组织的转变注入活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倘若带头人的动力不足,那面临的就只能是涣散。
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群众的认可是关键。践行群众路线是一场赶考,评判权在群众手中,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之源就是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中纪委的调查中,超7成网友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严重,这也为广大党员敲响了警钟,转变形象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广大党员一起,将工作细化、实化,避免应付、绝不敷衍。对准群众诉求,踏踏实实的干实事儿,如此才不会失信于民。
基层党组织的转变,有赖于监督通道的开启。制度的执行力到底如何,当事人说了不算,需要上下级的监督,共同助力基层党组织,没有有效的监督,“一言堂”、“空对空”是万万不可取的。基层党组织数量多,监督若有漏网之鱼,将直接影响群众的评判和印象,甚至危害后续工作的开展,唯有主动站在群众面前,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查改落实,才能切实赢得百姓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