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由新居小区想到的

由新居小区想到的

2014-08-11 09:59 作者:小溪 阅读量:11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住的小区建成已有六年的时间了,是我们厂集资建房而形成的小区。小区内共有四幢小高层,十四幢多层建筑,住户近千家,绝大多是厂里的职工。集资建房是职工的一项福利工程,极大的又低成本的解决和改善了职工的住房与居住条件,有利于人才的吸引,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又大大减轻了社会压力,替政府分了忧解了难。

清晨,爱健身喜运动的男男女女都在小区内进行晨炼:跑步、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傍晚,小朋友们完作业后也出来溜冰、轮滑、骑自行车或嬉戏玩耍;还有怀抱婴儿、牵着小孩、推着婴儿车散步的三三两两……夏天,在健身器材上运动累了,还可以在旁边的木凳上或草地上喝点水,小憩一会,真惬意。冬天,老人们在小区内晒着太阳,三五一群四六一组的调侃着家长里短。小区的场地、草坪、花卉、绿荫也成了周边居民们的公园和相聚一起的乐园,小区,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小区的树木大多以常绿的香樟为主,再点缀着柳树、桃树、桂花树、枫树等,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来的修剪得有形有状高低不一的树木。小区的标志性建筑:玻璃金字塔,就矗立在中心广场上,特别醒目。春天,柳枝染上了嫩绿,就像少女柔软的长发随风飘舞,偶尔还见到几只小燕子在柳枝头欢快地翩翩起舞。桃花也开了,给一棵棵桃树穿上了粉红色的纱裙;雨后,更是“片片桃花雨后娇”,显得更艳更美。各种花草也都争先恐后地聚拢而来,形成光彩夺目的花园。夏天,玉兰长出了一个个乳白的花苞,在绿油油的叶丛中发出淡淡的清香,是那么的洁净、高雅。月季花开得更欢,月月绽放,红红的花,青青的叶。杜鹃花,石榴花也来凑着热闹,热火朝天地张开笑脸。从我住的九楼阳台上往外望去,小区空场就像一块绣花的大地毯,草坪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百合。草、树、花,层次分明地排列着,有些地方淡绿,有些地方深绿;深绿的稳重,浅绿的活泼,看得人清心养目。秋天,朵朵淡黄色的桂花在枝头上悄然绽放,飘出阵阵的清香,令人停步嗅闻不止。不久,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叶,就像一只只蝴蝶纷纷从树上飞落下来,翩然起舞。冬天,香樟树的枝干仍然挺拔,常绿的树冠变得深沉了;银杏树挂着一片片黄叶,黄的纯正诱人,可梅花却不畏严寒地独自开放着。

幢幢楼房的四周,是铺满鹅卵石的小道,走在小道上,可一边散步一边尽情地欣赏着小区的景色,还能顺便进行脚底按摩。若迎面吹来一阵清风,那夹带着泥土的芳香和花朵的清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心醉神迷。绿化带里还有一小丛一小丛紫色的小花儿,摇摆着轻柔的腰肢,头上金黄金黄的花心一摇一摆,整丛花儿随着风儿摇摆,婀娜多姿。春夏之际,草坪上碧绿的小草,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块块绿地毯,叫人不忍心上去踏踩。

每天,我都是早出门晚归家,一个月里也看不见邻居几次,算得上是“深居简出”的了,对小区的美景体会不深。今天趁着闲暇漫步于小区的角有落落,仿若“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体验到了这小区的美景美色。原来,闲下心来在小区里走一走看一看,也是一种享受。

华灯齐放,夜深人不困,我还在小区里信步溜达着,或漫步于四周或坐在石阶上歇息。夜色下的小区又是另一番的静美,风轻轻推动着流云,在夜空上迤逦出丝丝缕缕的银带;忽闪忽闪的几点星星镶嵌在夜幕下,明亮的月光又给这个小区铺上了一床银色的地毯。香樟整齐有序地挺立在路边,就像一个个守护神。淡淡的花香随风飘来,我遁着香味观赏一朵朵正悄悄绽放的花儿,清雅俏丽,纯洁羞涩,清芬若有若无,在静寂的世界里与花相伴的只有绿叶。它们会感到孤独吗?我似乎听到了极其微弱,细碎的声音;于是我用心灵去聆听,花儿告诉我:“生命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语破禅,这,就是花儿绽放的意义所在。花儿赋予了我坦然、镇静和一种力量:红的给了我热情,白的给了我纯洁,粉色的给了我温馨,紫色的又给了我高贵。花将一切都奉献的目的,并不是为求得人们的一句赞赏吧?让心静定下来,聆听花绽放的声音;再为纯洁的心打开一扇门,请灵魂远行,抵达一个淡泊高远的纯净世界。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美好境界!

小区主干道一旁有着车位标示的地上已座无虚席,这是个才建成几年的小区呵!记得小区刚建成我搬来时露天停的车寥寥无几,大部分车都停在小区的地下车库内,而且地库还有剩余的车位。才六年的光景,汽车已巨增到很难再有空余的车位了。国泰民安了,人们口袋里有钱了,也懂得了享受,“抢车位病”恐怕不久就会“传染”到我们这个小区来。

小区里的灯许多是安装在地面上的。走着走着,花坛里、草丛中、突然发现一盏彩色的或白色的小灯,像是顽皮的孩子在和你捉迷藏。走在这点点灯光之中,仿佛脚下是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象是在梦游。

我靠着一棵树站着,眼光四处游移。不远处的几扇窗户不时地亮起不同颜色的灯光,依稀还能见到一盏微弱的摇晃着的灯火,可能是蜡烛吧?哦,这家一定是在进行生日晚宴,这么晚了还没有散去,里面肯定依然弥漫着快乐的气氛,让他们好好的享受享受吧!耳朵里不时地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有婴儿的啼哭声,有欢快的笑声,有男男女女的嬉闹声,仿佛还有切切的细语声……

每天上午9∶00到10∶00,下午14∶00至15∶30,是小区活动室开放时间。活动室没有专人管理,全由居民们自发地轮流进行管理。老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看报、打打牌,或聚在一起做做手工、聊聊家常。

看呵:在一个个温馨的微笑和一片片静谧的和谐之中,在家家平安幸福、处处和谐欢心的景象中,到处彰显着小区的风貌。

这,就是我们的小区,我爱我们的小区。可静下心来沉思,又觉得环境这么优美的小区里好像还缺少了点什么。片刻,顿然明白,那就是原先居住在大杂院和小平房时,那种浓浓的邻里情:“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赛金宝”。

是呵,心里还一直怀念着过去住大杂院和小平房的那些日子,怀念着那和睦如亲的邻里关系。那个年代,家家好像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邻里间知根知底,甚至于连谁家有几个重要的亲戚都了如指掌。有时候亲戚来了主人不在家,邻居都会热情地把亲戚接到自己家里。尽管那时粮食凭票供应,家家的口粮都不是很富足,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宽裕,街坊邻居们还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热情不减善待风不退。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邻居们送点儿尝尝,如同亲戚。

我是在杂院里长大的,结婚后又搬进了小平房,出门都是清一色鹅卵石铺就的小巷。那时我们这些小屁孩们成帮结伙地嬉戏玩耍,三五成群地穿巷钻胡同,打游击、滚铁环、玩弹子,窜东家跑西家,到哪家都像去自己家一样。家庭主妇们择菜、纳脚底、做针线活时都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帮上一把,说说笑笑,从不寂寞也不孤独。闲下来时,若你就往哪家一钻,准能碰见几个,有的打毛衣,有的翻报纸,有的磕瓜子,有的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到要做饭的时间了,才慌忙地散伙各自往家里跑。

春天,在蒙蒙细雨的早晨,邻居们边刷牙边道声早;夏天,家家一起在胡同里纳凉,数着星星拉着家常;秋天,孩子们结伴在秋高气爽的上午跳绳做游戏;冬天,姑娘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踢着毽子。

别担心家里有急事回不来,早有邻居为你处理好了。下雨了,家里没人,别怕晾晒在外面的衣服遭雨淋,邻居会立马给收进来叠好放在床上。你来取时,有空还会坐下来聊上几句才走。出门买东西,带着孩子不方便,就往邻居家一放,有吃有喝根本不用你牵挂。平时抬个煤气罐搬个大东西什么的,或碰到红白喜事时,街坊邻居都会来帮个忙。

谁家要有个柴米油盐什么的临时缺少,敲个门,那边就会小跑着出了屋,带着你需要的油盐油盐酱醋、葱蒜什物就过来了。谁家蒸了包子,包了饺子,准会一出锅就先端出一盘子,送东家给西家。

那个时候物质条件欠佳,谈不上什么居住品质,在大杂院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免不了有磕碰磨擦的,但你真遇到什么难事什么大事,邻里间那个互帮互助的热心劲儿,绝不亚于自家的亲戚。说一个大杂院就是一个大家庭,不为过,那左邻右舍确实要比远亲来得密切来得方便。

结婚后我便从大杂院搬到了小平房,两家一墙之隔。大嗓门的,在自家屋里就能和隔壁邻居聊上几句:或请代办点事,或请照看下孩子,或我做了点好吃的马上送过来给你尝尝……邻里关系一如大杂院一般无二。我岳母是个热情爱热闹的人,每天不是去邻居家串门,就是邻居找上门来。

我就是在这种热乎乎的邻里关系中长大并步入成年的,大杂院和小平房的年代,是一家有事,所有的邻里都会伸手相帮的年代,是一个人情味朴实纯洁的年代,也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年代。

后来,岳母同我们一道搬进了工厂的集体住宅楼,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我们心里的那个美就甭说了!可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一些怀念和不舍那个故屋,舍不得离开那些相处了多年的老邻居。刚住单元楼那会儿还真有点不习惯,左邻右里之间似乎只有在上下楼梯时才能偶然遇上,照面时能打个招呼或淡淡一笑,就是太阳从西边出了。更多的时间都是各过各的,很少交往,没有了大杂院里、小平房里的那份喧嚣那份嘻嘻,也没了那份“远亲不如近邻”的温馨与亲切。岳母总是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住楼房真没意思,每天做完家务就是看电视,整天一个人憋在屋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岳母后来因为腿脚不方便,就再也没有从楼上下来过,一个人郁郁寡欢,直到生命终止。

当今的城市生活里,妇孺皆知的“远亲不如近邻”的这句俗话,又有多少人会重新拾起?更多的邻里关系,却是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方式存在。住上了高楼、搬进了大房子,生活宽裕了,为什么邻里之间的温情却渐行渐远?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人们的日子都被紧张的工作或学习所占据,挤掉了人与人之间许多交流沟通的时间。单门独户的居室,不但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割断了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情感。单元房的功能齐全,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人的沟通渠道呈现出多样化,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与外界的联系,达到交流的目的。这让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欲望减少了许多,邻居发挥的作用也随之越来越小。于是,邻里之间的情感关系便出现了淡化。

如今,家中遇到困难时,人们更愿意向亲戚朋友或从其他途径来寻求帮助。除非万不得已,基本不会有向邻居求助的念头。“远亲不如近邻”,已渐渐失去生存的语境。

如今,好多人多少年住下来,连对门的、隔壁的住户姓什么都不知道。我从这个小区一建成就住了进来,算算也有六年多了。可这六年多以来,我却从来也没有敲过对门居室的门,别说去窜门了。生活的圈子,大多局限在同事和相熟的亲朋好友,邻居间即便是同事也甚少来往于住居。时代在变化,我们永远回不到传统的邻里关系中了。

想到这,站在窗前再看看那高高低低的楼里或明或暗的灯光,回头望望舒适优雅的居室,却感觉不到温暖了。居住在钢筋水泥树起的丛林中都市人,早已忘记了身旁的邻居,对他们(包括我)而言,那只是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只要事不关己,哪怕一个简单的问候都会变得异常吝啬。很不幸,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早已把这当成生活常态而习惯了。其实,我们不但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也更加需要邻里间的守望互助和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其实,“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这些俗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善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新世纪的今天,和谐的邻里关系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多么希望着这句歌词能变成社会常态和价值评价标准。

以什么方式找回你?久违的邻里情。

其他人在看啥

    《由新居小区想到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