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一下汉献帝
身为末代君王实属人间的不幸,在乱世中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别谈自己有多大作为,还要被后世留下个无能的话柄。
东汉政权在桓灵二帝时已经出了严重问题,皇帝昏聩朝廷里宦官和外戚大臣争权夺利,朝廷外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老百姓失去土地,又逢灾荒,贪官污吏,恶霸横行,当官的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岁有苍天在上,岁在甲子的口号,由张角发起黄巾起义,朝廷里面忙于争权,将镇压起义军的任务分配给下面的州郡,结果起义是镇压下去,原来的个州郡都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朝廷对此现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外戚和宦官直接还利用地方势力来打击另一方,地方势力也不安慰,遂有董卓进京,把京城洛阳搞得个锅底朝天。董卓的野心大,他废除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其实也只是外戚之间窝里斗的一个结果。汉少帝的母亲何太后与祖母董太后之间不合,让外人给钻了空子。何太后的出身不好,做媳妇的时候没多少受董太后这个做婆婆的脸色,后来何太后母凭子贵当上了太后,儿子还小,自己监国摄政,开始打击报复董太后,为难董太后的娘家人,董太后才引来实力派人物董卓还和他结上亲,加上刘协一直是自己祖母带大了,加上自己的亲生母亲还是被这个何太后害死了,在一个懂事的孩子眼里,能够打击一下何太后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也是为自己亲生母亲报仇,这种事情自己干嘛不去配合,这董卓还是自己的恩人,对此尊重一下,多加封一些官职那是应该的。刘协还让董卓不要伤害他哥哥刘辩的性命,因为他是个无辜的。后来十八路诸侯起兵造反,董卓担心这些人打起刘辩的旗号,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背了这一诺言。主要还是由于董卓这人太过火了,他带着刀在皇帝面前走来走去,想杀谁就杀谁,还夜宿皇宫,扰乱宫闱直接当着皇帝的面送绿帽子,这实在是欺人太甚。这皇帝算是当到家了,就连做人的基本尊严在他那里也丧失殆尽。
汉献帝对董卓也由恩人立马变成仇人,至于后面董卓的部下李傕和郭汜这两个家伙也是有过之而不觉董卓,他们两个人直接出手打皇帝,这种皇帝算是当到家了,当到随便被人打的地步,由于自己实在挨不住这两厮的打骂,加之长安城少吃的,汉献帝偷偷的跑回洛阳。谁知道自己跑到洛阳以后,原来的京城已经被董卓那该死的破坏成一片废墟根本没办法住人,沿途只能四处化缘,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整个中央机构剩下来的人没有几个了,根本谈不上办公,说得难听一点,已经成了丐帮。这个时候有一个好心人出来,供他吃供他住,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个人就是曹操,自己已经混成这样子了还有人对自己那么好,以后只要自己能为他办的自己一定办。做人的有恩当报,以后曹操就打着他的招牌在外面发号示命,曹操一天天的强大起来了,慢慢的觉得这个皇帝也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也没有之前那种尊敬了。这时候刘协想一想,不对,这个曹操对自己之前那么好是有目的的,现在他的目的达到。自己可能没有了利用价值,随时就是他的刀下之鬼,为了生存自己还得靠自己才对,何况眼前的这个曹操又是那么的狡猾,他的野心不小,又得民心,比起董卓更为难缠的对手,曹操身边的人都很爱戴曹操的,不像董卓那样人人得以诛之。要除掉曹操也只有靠身边的人,自己最亲近的人,这个时候刘备,董承,伏完,马藤这些人跟自己沾亲而且有一定的影响力,董承,伏完他们是皇亲,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为自己玩命的干,马藤在西凉他们家世代是我们忠臣,他绝对不是曹操那种人,何况他和曹操曾经交情不错的,这样曹操不会怀疑到他的,失败以后应该可以全身而退的。加之西凉有大队的兵马在关外个个骁勇善战,曹操不敢轻易对马腾怎样。刘备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功名,这个人功名心强得很,一直没有得志,这一次行动对于刘备来讲是他人生的一个机会,他会积极的参加。加上曹操对他产生了怀疑,被曹操盯上的人有几个活下来的,刘备心里应该比他还要清楚的。事成以后,权利也要分配,东西的军权分开,中央也可以制衡,这样天下就不会出现第二个曹操。结果曹操没有杀成,反而害死了董承,伏完,马藤这三个人的命,刘备的腿脚跑得快,算是捡了一条命,还是由于他的计划有问题害了这四个人,自不量力,他那里是曹操的对手。刘备那些人那里能够绊倒曹操的,在曹操的地盘上自己翻不了什么花样。刘协遇到的对手是曹操,自己求的应该是有吃有喝就可以了,东汉王朝的没落,责任不再自己,自己已经尽力,自己没有必要自责,不必再有那么多人为此牺牲。刘协对于王朝这个概念看得很重,才会想到除掉有功的曹操。
末代君王实属不幸,但他们也是无可选择的,还要去力挽狂澜实在是太难,太难的事情自己也要做,至于成败也看天意,自己尽心就可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