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化用与抄袭
古人云: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意思就是因为是已经在名句这样的高峰在前,后人就不可能超越或达到,那怕是意思相近和相似,都难脱抄袭和引用之嫌。因此往往让后人不敢涉及前人已经写过的题材,或相同与相似的内容,就是因害怕有抄袭和不自量力之嫌疑。
其实,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从古至今,尤其在诗词的创作中不乏袭用前人成句,已经惯例,不可胜数,只要在袭用前人成句,符合自己文字中的意境,妙手天然,化前人成句为自己的文字,具是名家和前人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段。
在唐诗宋词中,不少大家名人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为后人千古传颂的名句,竟是出于化用或引用前人的成句所得,在一般人看来,这与:名句千古,不能有二的说法存在着矛盾,其实这样的创作并不是作者的才穷思尽的缘故,也不是作者以纯粹抄袭前人的成句来成就自己的功名。
如晏几道《临江仙》中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此二句其实出至于五代翁宏《宫词》: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愁向夕,萧飒暮蝉辉。
可此二句在诗中并不知名,也没有被后人所称颂,却被晏几道词完全引用,一字不改却成了千古名句,说明引用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引用得当,与全篇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以故为新,同样也有可能成为好句。
最为有名的是苏轼的《南乡子》,则是完全选取古人的句子成为自己的词,如《南乡子》:怅望送春杯(杜牧),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花满远别(许浑),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吟断望乡台(李商隐)。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俳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前人这样的作品有二百篇之多,虽然这是一种写作的手法和方式,如果要说这样的作品不是本人的文字,的确如此,因为除了伤怀、俳徊二句外,其它全是别人的文字,可谁又否认不是大诗人苏轼的作品呢?这已经是成为定认的事。
再就是在秦观《满庭芳》词中:斜阳外,寒鴉万点,流水绕孤村。这样成为后人千古绝唱的名字,其实也是秦观化前人的句子而来,他是化用隋炀帝杨广失题诗的成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正如古人语: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与原词更好的融合为一体,比在诗中更为精辟,也更有名声,也成为天生的好句。而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又是从秦观词化用而来,同样也被后人称赏击节,成为千古名句。而并非是他的独创,其实只要脱化得好,与自己的作品浑为一体,同样也是一种写作的手段,其作品同样同样也是为人称道的。
在文学作品创作中还有一种化前人成句,反其意而用之,成为自己的另一种情境遇用意,在张先的《天仙子》中:临晚境,伤流景。就是化用杜牧的《代吴兴妓春初寄恭军事》诗:自悲临晓景,谁与惜流年。张先以晚代替晓,所写的意境也自然与愿意不同,通过一字的改变更能说明其忧伤和苦愁。
同样在张先的《千秋岁》中:天不老,情难绝。也是化用别人的诗句得来,他是化用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原来的诗中写天如果有情感的话,天也会如人一样有老迈的一天,可在张先的词中却反其意用之,天是不存在年老的自然现象,那么爱情就永远不会老去。
苏轼在词《定风波》中:此心安处是吾家乡。明显是化用白居易的《初出玮留别》中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与《种挑杏》中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但在苏轼的词中又完全是另一种新的境界,成为苏轼词中的警句,表达作者一种随遇而安的一种旷达悠然的心境。
只要读过唐诗宋诗的就会发现,在王安石的《北山》诗中: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这是最为让人怀疑是蹈袭前人诗句的二句,言其是取至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中:兴痘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和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的:芳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的确王诗是化前人的诗句为自己的诗,可用在王安石的诗中,再恰当不过,也符合王当时在北山清闲时的心境,而以王安石的文才,不至于只有依靠以抄袭别人的成句来成就自己的文名,而且所化用的诗句其意象的优美并不亚于原来前人的诗意,这样的文学创作同样也为时人称道。
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诗中: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是化用东晋女诗人谢道蕴咏雪的诗: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个是描写雪境,一个则是描写夏天时的情境,季节完全不一样,虽然为化用别人诗句,同时也表明诗人不是那种因风而随意飞杨的柳絮,是比喻自己自己所持的一种政见主张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纵观苏轼的文学作品中,也不缺少这样的写作手法,在苏轼诗《送春》中: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名绊余晖。是反其杜甫诗《曲江》中的:何用浮名绊此身。说明当时苏轼在政治是的失意,进而以一种文字的方式来打发自己生活中的孤寂,用诗句来达到自慰。
最为明显的是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历来为人称道的佳句,殊不知这几句却是化用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样的点化前人成句化意为一种新意,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意境,而李清照的化用明显比原词的含意高远,远远的超过原文所表达的境界范围。
而在李清照另外一首词《临江仙》中:庭院深深深几许。则是完全引用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字不改。在《醉花阴》词中:有暗香盈袖。同样也是化用《古诗十九首》中的: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来表达她此时的万般忧愁和悲伤,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再如李清照的词《醉花阴》中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也是化用前人的成句得来,如奏观的词《如梦命》中的:依旧,依旧,人与绿杨具瘦。和程垓词《摊破江城子》中的: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但它们所表达出来的意境远远不及李清照词中的精彩,也没有李词中的含意更为形象生动。
王安石的《渔家傲》中: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是化用江上人家壁间一绝中的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王词提取了原诗中的精华化用为自己的文字,使之调合得巧妙天然,自成一体。
张先的《一丛花令》中: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是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用一种似人化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留恋之情,与原诗同样有一种异曲同工的作用。
姜蘃《琵琶仙》中的:想见西山阳关,故人初别。则是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回忆与故人离别的难舍难分,以及对友人的不尽思念。
宋祁《锦缠道》中的: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是化用杜牧《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来述说自己独在他乡的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怀,与孤寂无比的情境。
辛弃疾的《祝英台近》中的: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此词是化用李邴《洞仙歌》词中的:归来了,装点离愁无数――募地和春带将归去。和赵彦端《鹊桥仙》词中的:春愁原自逐春来,却不肯随去。然而辛弃疾的化用更为婉转、深沉,一付怨语痴情的少妇内心世界的反映。
现代人们往往喜欢将两个人表面或文字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来比较,视为抄袭和盗用别人的作品,尽管这样的界线是很难分清楚的,但在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形,因为读过的文字和看过的作品过多,在人的潜意中往往无形中受到其影响,在这种潜意识中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构思和思绪,或在借签别人文字的时候,无疑存在着相近和相似的暗合,但并不是人们所言的抄袭。
只不过人们习惯将成功化用的文字看作是作者的作品,也比较容易接受和宽容名人这样的写作方式,而这些文字往往也是一些成为千古绝句的作品,相反则视那些不能超过和达到前人成句的文字高度的作品为抄袭,或盗用别人的文字,这是人们不能以一种正常和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和接受那些不能成为名作的作品,尤其是化用或引用别人某些相近和相似内容的文字。
当然我们反对那些完全抄袭别人作品的行为,尤其是纯粹抄袭后别人的所有文字与意境,而不是以一种借用或借签的方式来达到新的意境,尤其是要撑握化用的度,不然一旦超过这度就是一种抄袭了,但也不能因文字的成功与否,或以人和知名程度来作为判断抄袭的行为的标准,尽管这种界线因人的看法而异,也难有现存被世人所普遍接受的标准,作为一家之言,尤待众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