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增长使人无法接受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入学季,江苏、贵州、宁夏三地初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将面临学费的提升。2013年,已有六个省(区、市)完成了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工作。这些地区的学费标准绝大多数呈上扬态势,少则涨一成,多则翻一番,这成为了一场新的高校价格“涨价潮”。
相较上一年,宁夏是各地当中学费上涨幅度最高的。在涨动的专业中,涨幅最高的是医学类专业,达到了76.67%——学费在调整前为3000元,调整后为5300元,这也是宁夏14年来第一次上涨大学学费。在今年,最早拉开学费上涨序幕的是江苏省,早在今年5月,该省物价局公布了调整后的高校学费标准。除了农林、艺术类的学费不变,6类本科专业的平均涨幅为16.61%,其中医学类涨幅最大,为47.83%。
追溯我国高校的学费标准,这并不是学校学费的第一次上涨。公办高校的收入大多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国家曾多次颁布条例限制高校学费涨价。
从高等教育免费制,到1985年起实行的收费“双轨制”,再到2000年完成的并轨改革,高校学费上涨的趋势一直存在。1999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当年普通高校的生均缴纳学费比上一年上涨了40.3%,而此后的2001年至2006年,高等学校的收费逐年上升。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每年都发出通知,要求当年的学费、住宿费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得提高,但势头并未完全遏制。
如今是“限涨令”到期年,一旦涨价禁令废除,加之多年来大学的运营模式和资金来源没有变化,高校学费出现了大面积反弹。高校学费的增加,究竟是因为学校运营负担过重、经费开支上涨、外债增多,还是因为“生均培养成本”的提高?这部分资金应由学生来承担吗?如果对学费的增长没有具体、详细的听证和说明,部分高校学费涨幅达50%以上,放在任何学生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