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关于文化艺术的魔鬼辞典

关于文化艺术的魔鬼辞典

2014-09-02 08:09 作者:转载 阅读量:871 推荐5次 | 我要投稿

记者——拿着笔和照相机,为没有碰到人咬狗这类事件或这类事件发生得太少而发愁的家伙。记者最大的功夫,就是要具备警犬一样的嗅觉。他们因此还获得了一个仿生学意义的称谓:狗仔队。

编辑——a、是一种厨师,其工作是在别人做好的菜肴中选出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部分,加上(或不加)少许佐料,然后贴上自己的标签,再推荐给公众品尝。b、是一种刀斧手,在别人所栽的果树上随意剪枝剔叶。通常被他们“斧正”后的树木多无个性和生气,而被他们顺手丢弃在地的枝条,却能蓬勃生长。

评论家——在文艺森林里乱砍滥伐、但又拥有合法砍伐证书的人,一般由取得一定文凭和学力的长舌妇和长舌夫们充当。他们有时也给某些大树浇浇水,但对旁边嗷嗷待哺的幼苗不屑一顾。

作家——在纸上印好的格子里填字为生的人。通常是先有距离地写上标点符号,然后再用些字句把它们连贯起来,最后的制成品被人们摆放在书橱里作为一种特别的装饰。因为他们多在夜间从事这一工作,所以其制作过程最怕曝光。

诗人——世上最热情的疯子,最浪漫的流浪者,最天才的梦想家。靠哼哼唧唧或呼天抢地折腾出的一些长短不齐的、分行排列的、有时连标点符号都懒得写的被叫做“诗”的玩意儿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玩意儿其实就是一种迷幻药,最适合未经世事的青年人服用,从而导致失聪、梦游或歇斯底里等多种病症发生。这种疯子区别于普通疯子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程度的传染性。

文学爱好者——一大群怯生生的、见人都称“老师”的、听(作家、诗人、评论家)话的可爱的孩子。他们爱好文学是因为他们通常都是缪斯的弃儿。

读者——一大群养活作家的可爱的傻瓜。读者的多与少通常是衡量作家高与低的标准,就象果戈理《死魂灵》中,拥有农奴的多与少是衡量庄园主财富、爵位的大小一样。

文青——文艺青年的简称,当然也包括中年和老年——除非你已经在文艺领域操成了大家大腕,否则始终只能以青年自居。而这,也正是文青同时也是愤青的原因。在社会成熟人士看来,此处的“青”,也就是“青涩”之意。

书呆子——这种人因为方法不当地摄取了过多的书的热量而又不能加以消化和吸收,导致满腹经纶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了应有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歌星——这种人因能发出一种类似歌曲的非人类声音而备受爱做超人梦、正处于变声期的少男少女的崇拜。被称为“星”是因其具备星星的两个特点:一是多在夜间亮相;二是太多,层出不穷转瞬即逝,其准确的名字应该是“歌流星”。

画家——专门用颜料和画笔糟蹋白纸或画布的人。其作品跟原物的差别越大,画得越不象越不知其然就越被认为有艺术。所以他们通常以蓄长发穿宽松服来掩饰内心的惶恐和不安。

音乐——一种隐形的精灵,由7个基本音级和5个变化音级完成无穷无尽的神奇组合。音乐的最成功之处就是:通过折磨我们的耳朵来震撼我们的心灵。在某些发烧友那里,所谓音乐的同义词就是:嚎叫。

美术——一种把大自然的美剽窃到画布或其他地方的技术。注:剽窃得很象的属于技术,剽窃得不象的则属于艺术,而“似与不似之间”,才是美术的最高境界。但初学者只能苦练“似”,而大师们则可以随意发挥于“不似”。

舞蹈——人类模仿鸟类动作的表现。但因天生没有会飞的翅膀,所以只能在舞台上大跌跟斗,或者痉挛。

建筑——本来是人类的筑巢方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成品供那些腰缠万贯且拥有广厦万千的人使用和居住,供一无所有的人在它外面观赏,或嫉妒。

文明——人类为了显示自己非动物性的一种创造,然而这个创造的过程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动物性。所谓现代文明其实统统都建立在动物性之上。

理论——所谓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忘恩负义的不肖之子:它本由实践之父诞生,不待羽毛丰满,就反过来指挥、呵斥其父——实践,一切要由它说了算。

哲学——由处于更年期以上的老头子发明的一种思想游戏,适用于两个无所事事而又精力充沛的好斗者做永不休止的争辩:马是马,还是马非马?学习哲学的最大收获就是,你终于发现了自己原来并不需要哲学。

历史——由后人任意取用的前人留下的老砖,人们用它来装饰各自的今天。偶尔也有人用它做做镜子,目的是想照出自己的高明,结果却显出了自己的缺陷。

童话——使儿童成熟、使成人弱智的一种趣味读物,其趣味性在于人类把自己的丑陋和缺点强加于动物身上。

自传——自己写自己,或想象中的自己的一种文学体裁。自传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文学性,而在于它的主人公的显著性。人们阅读他人自传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来能够提升自己的显著性。

思想——最能体现人类的灵气和贡献的最伟大的人类专属产品,却最得不到与之相称的、实际的价值回馈,有时甚至还刚好相反,反带给它的主人以羞辱、打击甚至毁灭和牺牲。思想促使了全人类的整体进化和上升,但没有任何一个受益者去给思想买单——就像空气是人人都少不了人人都使用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给空气付费一样。

报纸——一种兜售新闻的专用纸,从前常被人用作墙纸。而不远的将来,则会被当做古董或收藏品。新闻则被一个叫网络的暴发户所霸占和拐卖。

电视剧——一种在广告与广告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保障肥皂之类的商品广告能够顺畅完整地在电视上播出的滑稽剧种,所以又叫肥皂剧。其主要的观众群体就是家庭主妇们。之所以说它“滑稽”,是因为主妇们被它感动得哭鼻抹泪柔情顿生,转身却对自己的丈夫依然指手画脚,大加呵斥。

报告文学——本来是一种将“报告”文学化的阅读体裁,号称直面于现实立根于现实。但因为现实的土壤墒情和政治气候的不同而最容易发生变态和畸形,蜕变成一种廉价而又无趣的歌功颂德式的地方性牌坊,从而加速了这种体裁的自我毁灭。

偶像——原本也是普通人,但因为现实生活中可崇拜者太过稀缺甚至几近于无机缘巧合而成。偶像的存在通常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偶像很遥远,二是“粉丝”很脑残。

时装模特——在T型台上行走的衣服架子。一个成功的模特并不在于推销了多少老板的衣服,而是借助这个平台成功地推销了自己。

车展——本来是为了促销而进行的各种款式的汽车展示,结果演变成了各种姿色的车模展示。(男)人们看车展,实际上是看(女)人展。不过这恰恰体现了主办者一种深刻的创意和认知,那就是:其实汽车和美女,两者都是杀人的利器——当然他们所杀的,大部分是男人——通常正是垂涎于他们的男人。

选美——由全体男色鬼担当评委、女性充当被评选对象的一种成人游戏。由于众色鬼各自的口味不尽相同,选出的美女总是存在很大的争议,所以只好一届一届连续不断地选将下去,直到这个世上没有色鬼为止。

其他人在看啥

    《关于文化艺术的魔鬼辞典》的评论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