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情立方
如果,你不是出生、成长、生活于乡村的人,那么对你来说,乡村的概念,也许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某个地方而已。
然而,对我来说,乡村却是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一种浅浅的苦涩。我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至今仍旧生活在乡村。乡村,它不仅仅给了我居住、生活的必需,也给了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他人善良,淳厚的宽容。它让我倾注了人生的情感与经历;生命的孤独与智慧;生活的压抑与感激;命运的坎坷与彷徨;生计的奔波与劳碌;亲情的牵绊与责任——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的魂魄沉醉于乡村浓厚的情j结中不能自拔。
我热爱我的乡村。我的心,因为这份热爱而博大;而宽广;而温柔;而热情洋溢;而温馨弥漫。
我热爱我的乡村。我的心,因为这份热爱而有着无限眷恋的牵扯情怀。它如春天里的蝶翼缓缓张开,踏着花而来,凌着香而去。它如秋夜的明月盈空,清辉盈宇而来,尾光携梦而去。
我热爱我的乡村。我的心,因为这份热爱看乡村的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看人,人俊美。入眼之景,花片柳丝,草木庄稼,枝枝叶叶总关情。入心之情,燕归故里,蝉鸣枝头,羽翼声柬,声声片片总动心。入梦之馨,杨柳依依,细雨初霁,丝丝缕缕总撩人。
我热爱我的乡村。这种热爱,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一时的自我作秀,它生于心灵之初,长于魂魄之田,日积月累,年久深厚。
乡村是什么?
乡村——是夕阳西下的黄昏,母亲背着袅袅的炊烟,站在村头街尾,痴痴地呼唤着我的乳名,那一声声长长的深情;是流火的夏夜躺在大树下,听爷爷讲那怎么也讲不完的动人故事温馨的怀念;是那座长着苔藓的老屋里,灯下奶奶摇着那辆古老的纺车吟出的绵长的歌谣;是阳光下父亲一犁一犁耐心把田野的泥土翻晒成海洋一样宽广时,不遗余力教我的宽厚;是那低矮的屋檐上一滴一滴落下的雨水在青石上滴出印痕是时,耐心教我的执着。这,就是乡村。它在岁月里绵延,在记忆里弥暖。
我所有美好的记忆,都跟乡村有关。
每当欣赏一首温婉隽永的诗时,我总要借鉴一下乡村的某种意境。比如来自乡村上空飘逸的那朵五彩的云团;比如来自田野之上飞翔的那只可爱的云雀;比如来自清幽小径边那片多情的叶子;比如来自田埂阡陌上那朵芬芳的无名的野花——
每当聆听一首扣人心弦的歌时,我总要借用一下乡村的某种声音。比如来自乡村上空百灵鸟那婉转的歌声;比如来自乡间小路上顽童轻吹的悠扬的柳笛声;比如来自街头巷尾村姑那银铃般爽朗的笑声;比如来自简陋校舍里孩子们那琅琅的读书声——
这么多年来,我背着这份浓厚的热爱,携着这些美好的记忆,在城市里穿梭奔波。本以为这样,我就能把我眷恋的乡村带到城市!可当我疲惫的脚步停下来,喧嚣的城市静下来,默坐城中的一隅,独自静静回味时,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而愚蠢。
城市的昼,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每个人都神情冷漠行色匆匆。城市的夜,火树银花不夜天,灯红酒绿舞翩跹。城市,根本没有人在乎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他人所付出的宽厚与温馨。乡村在他们心目中,剩下的也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某个地方这么简单而模糊了。
我悲哀!
从唐诗、宋词、元曲中我们尚能体会到古人对乡村的体味和理解中浓含了强烈的“愁滋味”,可而今的人们却是这样的偏颇,不仅没了对农民“愁滋味”的怜悯,就连对乡村那点儿纯朴诗意的韵味也所记无几了,如同沉落在雾霾里模糊的回忆。他们看到和理解的乡村,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新楼瓦舍,丰衣足食浅肤的表层而已,而对乡村那种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生存方式和对别人淳厚、善良的宽容,对自己辛酸的麻木和忍耐,统统被他们从乡村和农民身上删去了。在他们看来,乡村似乎永远是脏、乱、差,农民永远是愚、贱、丑。所以,他们已经不再需要乡村,也永远不想再当农民了。
我悲哀!
我为我那颗质朴淳厚的农民心中迸发出的、曾经被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文章中、对乡村滥用的赞美词汇和苍白呐喊而悲哀。虽然,淳朴是乡村无私的传承,优美是乡村和蔼的乡音——但,而今的人们似乎已经记不得了。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被金钱和权利重度污染了,那么多人已经背叛了乡村,背叛了农民——
于是,我想起阎连科在《说村落》一文中最后的一段话:“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于是,我庆幸,我没有背叛我乡村的根,没有背叛我农民的本。我凭着我对乡村的热爱,对农民的真挚,完成了我对乡村的理解,对农民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