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透明的公示堵住红会的“血盆大口”
近日,有微博称红会靠卖血1年获利39亿元。红会回应称,该说法严重失实。中国红十字会只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表彰工作,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血液的采集、化验、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均不由红十字会负责。(法制日报,9月22日)
关于红会的获利的争论今年来可以说是源源不断,之前的“无偿器官捐献遭遇红会`认捐'”一事也是一时闹得沸沸扬扬。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红会再次陷入舆论风暴,绝不是无风起浪。不管是器官捐献还是无偿献血,红会或者地方血站都把这种无偿作为了牟利的方式,终究违背了捐献者治病救人的初衷。对于其中得到的资金及流向没有做出合理的公开公示。这样的做法很难让人信服这些资金被用到了合理的地方。官方辟谣说:“血,我们不赚钱,血是免费的。我们赚的是,储存采集等费用。”然而,此说法无异于“卤子不要钱,面条288一碗”。
在笔者看来,其中还夹杂着很大一份关于利益链的因素。曾有一段时间,超生类是比较容易落户的,原因是以前计生委和公安局联合,计生委不给办生育证这类证件去公安局落不了户,而超生是要罚款的,媒体曝光罚款的所谓社会抚养费被计生委和公安局瓜分的嫌疑尤其大。而今,容易落户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计生委主任和公安局局长因为分成的问题闹翻了,所以现在都是超生户去打证明,计生委就给直接打了。红会和血站就是计生委公安局这样的关系,红会宣传,血站卖钱了给红会宣传费。
不管是红会还是其他公益机构,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如果任由这样的事态继续,只会使得群众与公益机构的矛盾激化,严重阻碍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致使社会冷漠化程度愈发严重。
要解决捐献的难题,我们不禁发问:是否可以让捐献者直接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进行捐赠?医疗机构始终是治病救人的机构,能更好的保存和使用血液。更者,要加强捐献及使用情况的监管和公示,让公众尤其是“捐献人”及其亲属知道血液的使用情况。公示的目的是方便公众监督,血液是否被正确合理使用,对“治病救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管是红会管理还是医院,公开透明都是合理捐献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