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不为发财,发财不当官
坚决防止市场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日前,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中央领导的话耐人寻味,值得各级领导干部细致深入的体味。为官不是经商,坚决防止市场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劝勉,又是对一些心存侥幸、试图顶风玩弄“权力寻租”的问题官员的警告和震慑。
近来,伴随着媒体和网络上热议的国企高管限薪令,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呼吁和反对声也重新升温,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分析公务员工资话题热度不减的原因,既有媒体舆论中一些看客的推波助澜,又有社会现实的矛盾助力。广大党员干部当如何来看待这一现象?公务员的工资该不该涨?涨了怎样?不涨又怎样?工资待遇是否是干部从政的唯一追求?这是否关系着干部的“三观”?
从舆论的总体立场来看,呼吁公务员涨工资的显然是相当的孤立的,得不到绝大部分公众的理解、支持。为何如此?难道大部分公务员工资都很高?当然不是,除了高级公务员或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外,占据整个公务员队伍近九成的科级以下公务员工资普遍在3000至4000之间,这在当下的经济环境和物价水平下,仅能维持一家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说到底,这与公众长期缺乏对基层公务员真实生活的了解有关,其次,与公务员工资待遇不公开透明有关,其三,与十八大以来中央及各地的反腐有关,导致人人皆以为官者十有九贪,让绝大部分无辜的基层公务员跟着“躺枪”。
面对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不合理,公众的误解,干部当保持平心静气,不要因此而丧失干事业的动力。适时而合理的涨工资固然是好事,能提高、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改变其基本生活条件,没了后顾之忧。但若因为条件不成熟或公众不支持、不理解而不能涨工资,导致现实的生活困难,心理落差,当改变观念,公务员是个特殊职业,是代表党和政府履行公职,为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当好官、服好务当是干部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工资虽是必要的,却不能成为干部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追求。
莫把涨工资作为当好官的前提。当官不为发财,发财不当官,这是习总书记对公务员的劝勉,各级党员干部当时刻铭记于心,当明白为官者须时刻秉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执政观,若想当个好官,就把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服务好人民当作最高所示,否则,天天想着涨工资、待遇好不好,完全是没必要呆在公务员队伍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