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与拿来主义
文学创作与拿来主义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她穿越时空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史。对于我而言,看一部好书,读一篇美文,或是写一则小品,将心情化作美丽的文字,这是何等的畅快与惬意啊!
前几日,读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看到一篇文章《拿来主义》。这给了我一些触动,虽然鲁迅先生是针对当时的“排外情绪”,告诫青年不要盲目排外,而是要有选择的拿来主义。但是如果将拿来主义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之中,也许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拿来主义可以开阔作者的创作的视野。人对自身的和世界的认识是有限度的,难免落入井底之蛙的境地。拿来主义恰恰可以克服这种局限性,简单的讲就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别人的也是自己的。尤其是他人的想法与经历是很好的素材,这样你的生活经历就增加了不少。并不一定写关于美食的文章,就要先当厨子;也不一定描写风尘女子,就要去嫖妓。当年纪晓岚写《阅微草堂笔记》时,不也是花钱买故事吗?所以拿来主义可以使视野更加开阔,具有纵深性和时代性。
其次拿来主义可以使写作风格多元化。对于创作者而言,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总的来看,弊大于利。写作风格是作者典型的外在代表,包含了创作者的文风、语言模式等等。一旦风格形成,势必造成写作的瓶颈,难以突破,造成作品没有新意,千篇一律。而拿来主义可以很好的突破这个瓶颈,同样的事件也许使用不同的风格更具有可读性与观赏性。所以拿来主义可以使文章具有可读性与观赏性。
最后拿来主义可以使文字更加活泼,富有张力。文字孤立起来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放在一定得背景之中,文字才会显出不同的味道来。尤其是文字在相似背景中的重复使用会造成文章的索然无味,文字就此缺乏活力。换一种说法,文章也会活泼起来,怎样做呢,-----拿来。而拿来主义就不同了,不同的文字放在相似的背景或风格中,或是相同的文字在不同的背景或是风格里,会显出难以预料的活泼与张力,使文字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
既然拿来主义对于文学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要如何做到拿来主义?
第一, 多读,多看,多听,多记。多读书,读好书,看资讯,看时事,对于大的时代背有所了解,不会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来。听别人的经验,记别人的故事,让自己由“专家”变成“杂家”。好的文章,段落,一句话都要记下来。这样积少成多,就有了深厚的创作基础,这就叫“厚积薄发”。
第二, 试着写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文章,,积累经验。不要有扬长避短的想法,写文章是一件实验性很强的工作,不拍被笑话,摆脱虚荣,保不齐你也会创出一套“黯然销魂掌”。文无定法,只要肯钻研,肯下功夫,文章之理并没有什么奥秘。
第三, 好文章都具有时代特征。任何创作都不可能超越这个时代,时代是每个人最大的局限。所以把握时代的特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创作,就会使文章沦落为“时代的弃儿”,昙花一现。即使现在成为历史,具有时代特征和把握时代脉搏的文章也会有了一定的意义。
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拿来主义不是抄袭主义。虽说都要拿来,但二者有着质的区别。拿来的东西不能拿来就完事大吉,也不能照搬。要消化掉,变成自己的,然后用文字表述出来,那么这才是你的文章。抄袭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大敌,对于创作者而言不能不警惕。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话虽糙点儿,倒也歪打正着,变相的道出了拿来主义的本质。
附:此文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