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随笔 >从庙堂到江湖---帮派的起落(三)

从庙堂到江湖---帮派的起落(三)

2009-10-16 15:46 作者:Franziska 阅读量:24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三、《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射雕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书中的丐帮已经不复有当年的风采,取而代之的明教也是所有帮派中唯一修成正果的。自宋灭亡,郭黄二人对江湖的多年把持经营也告已终结,江湖终于迎来武林势力的又一次逐鹿中原。蒙古在对宋之战中已经意识到,作为民间力量代表的武林在历史中的分量,所以

看不到像郭黄那样单一势力把持江湖的局面,也看不到丐帮那样独自傲立潮头的帮派,即使明教已经代替丐帮成为全国性规模的大帮,但他们也披着宗教外衣,行迹也更趋向于秘密帮派。武林势力统治的江湖由多方面力量组成,其中六大派和明教是势力角逐的主旋律。

首先出场的是烈士子女郭襄,郭黄二人长期经营下的江湖还是有惯性力量的,郭襄的四处游走也证实了这点。郭襄在少林寺的地盘上以民族主权问题挖苦少林和尚,虽然她自己并不积极于对蒙的抗争,少林寺长期巧妙的周旋在朝代更替和江湖纷争中,但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人像现在这样劈头盖脸的问,所以没有防备下也出现暂时不能周旋的尴尬局面,一问没答中也看出了,此时背景下的少林势力不被江湖认同。少林终于决定用武力来解决不能周旋的问题,一场纷争引出了后来能与少林长期对峙的武当。

武当的领袖是张三丰,因为他寿命很长且有七个年轻弟子,还与少林、峨眉有关系,导致了江湖门派间的辈分错乱,所以大家退一步称他为张真人。张真人的武功之高不难想象,但是笔者认为他一定会九阳真经。他自幼与绝缘和尚一起,自九阳真经出现双方相处了近十年,后来苦于和少林间微妙的关系不能直接救张无忌,只得采取曲线救张的方式,让张无忌自己在山谷遭遇“奇遇”,也就是为一只猿猴做外科手术,(感觉走上奇幻道路了)然后学到九阳真经,结果张果然成功,并且解救了危机中明教,成为教主。

庙堂上的人们沉迷于酒色之中,公开实行的种族歧视和高压政策,让其统治下的人民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的生存底线,不仅没有饭吃,帝国还复苏了瓦解千年的奴隶制,甚至人民时常要面对屠杀,从而导致反反复复的起义不下百次。在反复的对抗中庙堂没有并没有危机意识,还是致力于简单而彻底的镇压运动,原本至少有个家的人们现下也只能投身绿林或者加入帮派,有两个证据可以证明:第一是峨眉派有不少男弟子,看看灭绝的性格和做派,男弟子在峨眉中应该从事饭桶和苦力的角色;第二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此前他一直是皇觉寺的编外和尚,因为面对随时下岗饿肚子的危险,为了不想继续担惊受怕所以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革命道路。烽火连天下帮派人员直线上升,塑造了少林武当之类的大角色、也塑造了海沙派之类的小角色,大角色们还有越来越多的像镖师那样的附属角色,江湖势力呈现出类似春秋一样的诸侯割据。

在权力真空下奋进拼搏的诸多帮派,渐渐出现了自己统治区域的雏形,各自江湖利益的碰撞慢慢的开始开始显露出来。蒙古大规模的屠杀和镇压运动,直接导致了身居社会中的武林人士的家破人亡,一代又一代的前辈高手们渐渐而去,相对比较厉害的武功也伴随他们而去,帮派现在不仅要管理自己,还要统治其依附势力,门派的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相互间只能制衡的情况下,谁也没有办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的期望在那个只有峨眉掌门才知道的秘密中,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屠龙刀出现时各大门派都有志于此。

中原地域上的各大门派相互制衡,不影响西域帮派的发展,尤其是中央政府在那边的明教。明教的强大已经威胁到了江湖制衡原则,而如果明教一旦变为专制制度,就会迅速发起残酷的扩张战争,到时候其他门派的下场将和《天龙》中灵柩女众对岛洞势力一样,于是一次大规模的合纵发秦行动上演了,这是一场媲美于军事行动的江湖大仇杀。明教阳顶天时代是最为鼎盛的,后来阳顶天的失踪、杨逍不能长期主持中央事务和自身的精英思想、以及杨逍自己说的没有适合的教主人选,从而导致明教高层们的出走,长期的内耗之下也就是因为有宗教信仰才团结住了人,如此情况下的明教没有能力阻挡六派的围攻。最后张无忌出现挽救了结局,而张本人被大家共同推举出来成为明教的“独裁者”,一次合纵后明教从阳顶天时代的贵族共和制转变为君主专制,类似于当年金国完颜康势力插手,导致丐帮由洪七公时代的温和君主制发展为黄蓉时代的专制君主制。

一神论的明教继续以前未完成的大业,无神论的丐帮此时已经成了收拾战场的人,从陈友谅只是丐帮弟子下毒,而丐帮弟子马上去执行一事可以看出,丐帮现在已经退化到近似黑社会的组织,如果是在萧峰时代的丐帮,断不会有几个丐帮弟子会前去执行此类命令。中原江湖势力此时最发达的就是少林和武当,少林自不必说,武当在张真人的经营下,凭借张真人自身在武林中卓越地位而一举成为武林一大势力。要说的是峨眉,峨眉是一个具有能极强号召力的帮派,祖师郭襄的兄弟姐妹、父亲母亲在南宋对蒙古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陆续殉国,为其

峨眉塑造了良好的民间形象与口碑,并且当时两大神器有一个就是峨眉的私有财产,虽然大家并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但是看看杨逍当年打败峨眉的孤鸿子,可并没有敢拿走倚天剑一事,足以说明峨眉举足轻重的武林地位,尤其是在元朝江河日下的形势下,唤醒一个尘封的英雄对革命的重要性。

现在的庙堂对江湖的戒备与警惕上升了一个度,从丐帮当年的杰出的情报工作和前线的抵抗运动,让民间势力成为政府的眼中钉。蒙古汝阳王的女儿敏敏特穆尔决心投身报国,为蒙古帝国的长治久安而控制民间势力的代表---整个武林。后来的局势的发展证明,如果敏敏特穆尔是一位男性,那么武林中的所有势力都会死的很惨,这样的假设就说明敏敏特穆尔陷入了感情漩涡而不能自拔,以女性最原始的需求结束了自己的事业。她是整个武林的噩梦,甚至连张真人也没有逃脱。中国自古以来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往往实行以汉治汗的政策,文化上的严重落后让他们深刻的相信自己能做到的只是这样。不过蒙古帝国的当权者们却不信邪,就是要走马背上治天下的道路,公开的种族歧视等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不相信能马背上治天下的敏敏特穆尔贯彻以汉治汗历史原有方针,成功的洗劫了江湖所有的势力。

明教首当其冲的成了庙堂的最大危害,他们以光明顶为边区中央政府,五行旗、天鹰教等武装再各地进行小规模起义,建立根据地,最后小根据地连成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明教在阳顶天时代就有最致命的危机,波斯宗教非常想干预中土明教的事务,阳顶天命杨逍写《明教流传中土记》,一次驳斥紫衫龙王的原教旨主义派系,圣火令的遗失和其对中土明教精神权威不替代的特殊意义,让中土明教时常处于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波斯宗教本来对中土明教有精神权威方面的优势,圣火令的遗失可能让明教发生根本性的动摇,平衡也就彻底打破了。等阳顶天一死,波斯自然会迅速东来,甚至收编明教,而谢逊自基层干起,由阳顶天一手提拔,(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成昆多次上光明顶却不知到谢逊是明教的人)对明教流传史很熟悉,看到阳顶天遗书立刻就会明白其中含义,而抢先一步率众西迎圣火令。迫使波斯派圣火令所有者去当中土明教的教主,为了中原明教的内部不服,特意说明违者杀无赦,这就是明教最大的危急。最后的结局是,张无忌抢夺圣火令,引用阳教主遗诏,成为合法教主,和波斯宗教成为简单的男女相思之情。

江湖上“正邪”势力,一方面是明教的危机出现,而另一方面武当和少林的利益角逐。武当崛起的速度可以媲美中国两位数增长的持续,而武当并没有在江湖上其他势力面前引发“武当威胁论”。武当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就跃居整个江湖的世界的第二把交椅,恐怕连全真教也要乍舌其发展速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以后的武林直接成为了少林-武当二元体系。张三丰凭借个人在江湖中的特殊的地位和绝世武功,成为一杆大旗,而他的弟子们游走于中国的各个省份,行侠义仗义,武当在民间的声誉很快就超过了同时期正在不断扩张和维持自己地盘的武林同道们,成为很多地区江湖纷争的协调者和仲裁者,编织起一套紧密而广泛的关系网络。而少林面对的不光是一个崛起中的武当,同时面对着张三丰,他们之间有微妙的关系。不管少林是三渡时期,还是空间集团,武当所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超过明教。这中间的复杂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明的。简单引用一下:

他们[指少林]并不关心在龙门镖局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龙门镖局在哪里。他们只是反复告诉你,张三丰是一个独裁者,武当七侠都是他的刽子手,武当在龙门镖局屠杀了很多人,激起无知者的义愤去抵制武当,而真正的真相被隐蔽了。譬如,有谁能够知道恰恰是少林庇护了屠杀谢逊家满门的凶手成昆呢?有谁知道龙门镖局挂着少林的旗号在临安的横行不法呢?他们过滤了一切信息,只告诉你他们想让你知道的,这就是他们的公道和慈悲!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武当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他们的恐惧和敌视而已。

明教自从被六大派合纵伐秦之后,就直接由贵族共和制变为专制君主制,成了张无忌一个表演的舞台,营救六大派、插手丐帮、少林阻击战等,张无忌一步步的走向武林势力的巅峰。明教在各地的武装起义相继成功后,张无忌更是有问鼎中原的走向。峨眉走向后宫政治、少林屈服、武当依附,没有力量再能阻止他们对最高政权的夺取。后来朱元璋略施小计将本无心帝王事业的张无忌,变成了帝王之资,明教助其成大事业,后来就是禁止明教,安置武林。张无忌则带着一个蒙古夫人继续在女人堆中左右为难。值得一说的是在这之前,张无忌的蒙古夫人敏敏特穆尔还是蒙古帝国类似南宋郭靖的人,她差一点结束了当时的武林。

庙堂对敏敏特穆尔赞许有佳,可是他们更希望得到一个能稳定的答案,于是百般催促她杀张无忌,爱情与国家之间,春心萌动的敏敏特穆尔放弃了国家利益,选择了爱情。大家都知道江山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了,没有必要再去责怪一个姑娘。一次黄河的治理后,红巾军、芝麻李、彭和尚、张士诚等都出现了,他们的野心已经指向一线城市,新时代的序曲就此唱起,下个王朝的在迷雾中等待最后的胜出者,最后胜出的是明教,皇帝却不是姓张的。明朝的元勋一直追赶着蒙古人直到漠北,一个新王朝的大戏就此开演。

随着蒙古一起远去的还有内力,在宋的时候,江湖上有北乔峰南慕容,还有很多不为人熟悉绝世高手存在,萧峰和慕容武功悬殊很大却其名于当时,可见二者之间没有冲突,江湖上的内力有许多错综复杂的系统,甚至有八荒六和之类让人匪夷所思的功夫。到了元末的时候,门派的大规模增加和彼此利益的冲突,直接导致相互的武学都只在自家院里开荒的局面,彼此偷窥乃是武林的大忌,却又为了江湖利益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于是严防自己窥伺他家,从而直接导致了局限化的武功发展和内力的无法衍生。

其他人在看啥

    《从庙堂到江湖---帮派的起落(三)》的评论 (共 0 条)

    • 左近:观点比较新颖,佩服啊。
    • Franziska:呵呵,过奖了! 感谢您的支持。
    • 叶寒如雪:江湖虽大,终究难出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