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自由与自由的阅读
阅读的自由与自由的阅读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尤其是喜读好书,这就像与清新的女子促膝而谈。不由得佩服古人说过的那句话:书中自有颜如玉。说起阅读的自由,更多的是一种阅读的形式,比如无论什么时间、地点,选择什么样的书籍、从哪里读起,或是多人共读、一人小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阅读权力。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很少看到有人有空闲倾心阅读,即使看到了所读之书也是一种快餐文化。所以真正的阅读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了。快餐文化对于文化史而言,是一种奇特的进步,是一种异类的文化,专门为懒人准备的精心包装的垃圾。这是文化的硬伤,是文化变成了应召女郎。这样的文化缺乏内涵,缺乏思考,更多的流于形式,或是一种潮流的反复咀嚼,变得没有味道,没有创新。
对于我而言,在这种混乱的潮流之下也是很难独善其身,日复一日的泡在里面,虽然厌恶日增,却无法抗争,只好不得不翻阅。所以我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快餐文化也有一些令人感动的东西,记下来,就好像偶遇故友一般,多少会有些喜悦,虽然遭遇在一个无奈的地点。
古人写读书笔记,有名的很多,如宋代的王应麟(1223—1296)的《困学纪闻》,明代的杨慎(1488—1559)的《丹铅总录》,顾炎武的《日知录》,清代赵翼(1727—1814)的《二十史札记》等等,还有叫做诗话、词话的数量亦是不少,其实也是读书笔记。
也许,我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不如前人那样好,但是做读书笔记可以显出一个人在阅读时的个人的自由的阅读。做读书笔记没有一定之规,根据个人喜好以及所阅读图书的种类,随便怎么写。少则一句话,多则千言万语,只要体现出自己的真实的内心感受,就是一篇好的读书笔记。也许它不会像有些读书笔记那样有名,但是却使你的精神财富得到外化与延伸。这能够告诉你,你确实读过这本书,并且与你产生了共鸣,虽然这种共鸣或许是褒扬,或许是贬低。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读书的思考,才会有所收获,把这种收获记下来,那就不会在若干年后消失或者忘掉。
做读书笔记与记忆里的好坏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人的记忆力是会逐渐消退的,也许会在下一秒钟就会忘记,即使是聪明人也要做读书笔记。钱钟书先生的记忆力好的惊人,但是为了写《管锥编》,据说笔记做了几大麻袋。也许你会将信将疑,现在可以确切的告诉你。钱钟书逝世后,他的妻子杨绛对其笔记进行整理,分出三类:第一类是外文笔记,笔记本共有一百八十七种,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共三万四千多页;第二类是中文笔记,其数量和外文笔记不相上下;第三类是日扎-----读书心得,共二十三册,两千多页。
这种敬业的读书精神是值得敬佩,值得学习的。所以,现代社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阅读的自由,然而要做到自由的阅读我们不仅要向古人看齐,也要向今日的优秀者学习。
香港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叫西西,她写过一本书《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就是一本别具一格的读书笔记。她做读书笔记做打把故事重新讲述,而且有情有色,文字醇厚润泽,你看她是怎么写的:
唐纳芭芭拉并非没有爱过一个人,在独木船上时,她曾和被船长收留的流浪汉阿斯特鲁巴相恋,但不久他便被船长杀害了。她记得他如何当夜晚来临时,在岸边围着篝火,对他讲述流浪的生活,她记得他执着她的手教她写字。
在庄屋的窗外,星光满天,唐纳芭芭拉看见牧场的主人正在说话,马利赛拉倾听着,着迷的望着他,胳膊支在桌子上,双手撑着脸颊。唐纳芭芭拉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正在荒野的河岸,倾听阿斯特鲁巴说话。
没有人知道唐纳芭芭拉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她在那晚之后就消失了。《唐纳芭芭拉》是委内瑞拉作家加列戈斯的小说,主角芭芭拉是委内瑞拉粗狂平原的化身,是一个象征。
有这样的读书笔记,你不值得一读,不值得一做吗?也许你的读书笔记会比她的更优秀,更能有感有知。高中时,我读《红楼梦》。曾在扉页上写过这样的一段文字:初闻此书就有一种神秘的渴求;初读此书有“华光”之感,说不出的滋味,如读天书;复读此书,倍感亲切,渐破迷惑;再读此书,则见人物、事件跃然于纸上,生活气息浓烈。再在读不知何如?
记得在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合著的《文心》中有这么一句:“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