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忧郁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并不好读,准确地说,它并不是一本适合修身养性,消遣娱乐的书,阅读它,需要一定的反思能力,能反思自己和他人身上真实存在的文化病,还需要一定的抗忧郁能力,因为这里面讲述了很多关于人生,文化,历史伤痕累累的过去,如果想要从中得到精神慰藉的人必定会空手而归,而善于痛定思痛的人却可以在这里产生共鸣,增加一些力量,也隐约能看到对未来的希望。看过太多的文章都是在歌颂灿烂的文化,或者是沉湎于为文化名人的著书立说中,人们可能从中感到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文人的卓越成就,千秋盛名。
仿佛这一切都不曾受过任何的磨难和销蚀。但这都是表面上的,《文化苦旅》摘下了戴在这些文化上的光环,却拾起了一块白布,揭开深埋千年的文化创伤,为那些满目疮痍的文化古迹包扎伤口,讲述莫高窟边上屈辱的经历,给盗窃文化遗产的道士和考古学家以谴责,也给中华文化以治愈,讲述苏轼贬官到赤壁的种种情由,给一代文豪以尊严和关怀。
讲述谢晋导演执着于电影事业却一点也不世故的交友风度。让他们的作品在这个狂欢的年代不至于被哄抬或者是误读,而是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姿态存在于后世读者的心中。余秋雨对于文化的忧郁,从他踏上文化苦旅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对于那个“苦”字,我一直认为它是那段旅程最有意义的收获,对于他本人来说,辞去一切职务,只身上路,旅途艰辛,受身体之苦;寻访历史古迹,文人故地,知悉了中国历史和文化所遭受的轻视与摧残,受精神之苦;反思现代社会对历史名人的过分消费和无知偏见,发现了历史优秀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代沟,受困惑之苦;整理华夏文明馈赠的遗产,走访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类文明的伟大崇高,古人的智慧和朴素,和一代民族文化的短暂性,个人的渺小和卑微,形成鲜明对比。
受自卑之苦。他所受的苦,我理解为文化的忧郁,他试图通过一场旅程来化解这股忧郁。在漫漫长路中,经过了对文化的拜读,消化,再到对文化的实地考察,经过了反思,最后以一种忧郁的姿态呈现出来。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文化成了一种快餐消费品,几乎人人都可以咀嚼它,包装精美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充斥着市场,不少人沉溺在对色情,暴力的快感追求中,甚至为之狂欢。就算是解读经典,也只是为了某种商业价值或实用价值,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停下来,哪怕思考一下,带着忧郁的神情站在潮流的对立面,大声说:不,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看看这些问题。
余秋雨看到了这一点,对于文化古迹,他寻访,考证,去都江堰,去莫高窟,既了解它们辉煌的历史,也在反思它没落的原因,把宁古塔从一个蛮荒的流放之地充实,还原为一个传承东北文化的发源地,世世代代流放的家族成了东北文化的开发者,罪孽深重的犯人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完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回归。不知道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越感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每个人心中,还是人们不敢正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人们渐渐失去了反思能力。幸好,有余秋雨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警告,历史的教训需要记住,至少要做到不重蹈覆辙。
对于文化名人,他走近他们的故居,去杭州,寻找诗人苏轼的影子,收集他们的史料,甚至和他们面对面交谈,参与百岁老人巴金的晚年生活,为他报不平。既展现他们的丰功伟绩,也仔细,客观地讲述他们平凡,不为人知的一面。既给他们充分的赞誉,也给这个世界重新认识他们的机会,“尊重”是他常用的字眼。
在他的《文化苦旅》里,文化的忧郁多半是对时代不尊重民族文明的担忧,他的忧郁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太多亵渎文化,文人的行为。我们对身边的普通人尚且尊重,但有时会对名人难以宽容,所以,他现在依旧忧郁着,有着他对文明毕生的崇敬,也有着他对潜藏在现在文明下的浮躁的恐慌,他要把这分忧郁传给每个人,让任何一个企图凌驾于经典文化之上的人感到羞愧,这时,他的“忧郁”就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