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援“非主流”及后续思考
序
非主流,从字面意思上看是一种有意与主流背道而驰的做法,更像是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所独有的叛逆。但是这种非主流已经越来越来趋近于主流,但仍是受到少男少女的亲来,甚至有向“大龄化”趋势发展的势头,应该让我们相信这已经是主流了。在网络上,人们对于非主流的看法看似很多,实则就是两种:毒骂和不睬。
毒骂,这个词是自己发明的,我觉得骂已经不能表达相当一部分人对非主流的敌视态度。这个词不仅是骂还带着诅咒。对非主流的诅咒已经超过了中国传统意义上“杀千刀”的范畴,更有非主流将亡国的言论,但是随着美国的“琼斯一代”逐渐掌控华盛顿政坛还同时受到民众高期待度的这件事来看,亡国之言还是有点小题大做。
不睬,那是网络上又一部分人对非主流的看法。用到看法这个词自觉都有点浪费,因为他们理解非主流更多的是晚辈任性妄为,再要么就是觉得在这上面浪费口舌不值得,谈不上什么看法不看法。
现在就我个人对非主流的看法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几代人的精神
现在是爷爷辈的一代,在上个世纪他们还年轻时,他们所奉行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近乎军人般的服从性和机动性,同时配合着相当积极的参与性,让他们基本成了工作中的解放军,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自身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使得他们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下来要说的自然是爸爸一辈的人,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新事物的涌入让很多人目不暇接,成就了新一代的“先吃苦,后享乐”。这一代对于社会的责任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预测,所以在面对工作或创业时期的艰苦都成为日后如何享乐的材料,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创造更多的财富,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主流的也无非是这样。
随着社会的更快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的更快推进,一代代间的时间变的更短。80和90基本上成了最热门的话题,除非什么大事,否则这个基调是不会变的,这几年随着更发达的网络进入的90后更是成了所有批判的核心。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要是说他们的上一辈还在目不暇接的看着新事物,那他们无异于是已经接受了新事物的人。麦当劳、牛仔裤、流行时尚等形形色色包装了一个四不像的80人,很多人说这是美国想“和平过渡”中国的新一代,那去年发生的“拉萨事件”和“圣火传递”则能让西方人美梦破裂。
80后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外在“包装”,甚至是群体组成上都是一个四不像的混合体。上一辈成功实现“后享乐”的人将他们极力送出国门,没实现“后享乐”的人将自己的希望又再次赋予他们的下一代,唯一的共同点是大部分人都享受了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娇生惯养。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徘徊于中国古代文人与现实社会之间、东方与西方价值观之间、“先吃苦,后享乐”与“先享乐,再享乐”之间,十分痛苦但很难选择。
90后无异于是自己开始思考的一代(这样说可能很多人都不能接受,那就请尊重事实的人看下去)。爷爷辈的思想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创伤而产生的,爸爸辈思想是有意识的区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而产生的,80后的思想带着更多的个人思考同时负载着诸多前人的思考。为什么说90后无异于是自己开始思考的一代?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已经是自己的模式,随着中国的更加强大而出现的90后,已经无意去在乎任何中国古时的强大,本来他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去极力完善我们这个中央王国做为世界中心的地位,但是现在他们的表现好像完全与这些不挂钩,甚至截然相反,其中成为批判中心是席卷中国全境的“非主流”。
二、“非主流”产生的原因
中国人自古以来,好像没有几个人真正追求过过分的物质生活,甚至只是要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就得以满足,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生活的富饶。这一点从最有中国特色的“江湖”概念中就得以展示,从虚构的武侠世界到现在的黑社会,不管它们的实质是什么,每个人一开始的出发点都是道义、情意,而不是聚众谋利或炫耀自身。我们更多的是一个人静坐思索,哪怕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化无限,都只管一个人的超脱。强大如唐王朝时期,也允许一个吐蕃在下面,弱小时又急功近利,不惜一切的向世人展示自己。那在现在这种既不强大也不弱小的情况下我们该做什么呢?我认为是思考。
90后在自身思考的过程中遭遇高度发达的传媒、几乎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无法参考的混合体80后、各种文化的撞击、各种自己无法分辨对错的价值观及诸多本就没有对错的更多的人生理念,要是你你会怎么办?或许有人认为我危言耸听,事实上的确如此。比如中国自杀率问题,中国每两分钟自杀一人,导致这些的原因无非是共产主义、儒家学说和资本主义彼此冲突的要求让中国人无所适从。再比如中华文化本身的强大包容性,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在移居国外后很难融入当地社会,甚至没有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意识,相信90后还是有这些“遗传"。
非主流的核心思想是与众不同吗?或许以前是,但现在肯定不是,现在的非主流更在推崇一种自我的无限表达,只是这种自我表达越来越没有空间。非主流以后会消亡也是肯定的,因为它并非一种文化,并且完全没有创新元素,从越来越没有创意的非主流各类照片中可以看出,非主流的推崇者甚至以牺牲自身肉体的代价来极力勉强维持非主流的尊严。非主流是从日韩引起的,这种说法估计大家都能接受,从美国的嘻哈文化一窥实质就可以知道,非主流是因为中国几代人的崇洋所造成的必然产物。我们正在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赶超着世界其他的国家,唯独从心里方面脱胎不了那将近200年的屈辱历史从而更加的自卑,所以所谓的欧美强势文化出现了,我们自觉抵触着近千年的文明,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入骨髓让我们自身陷入复杂的矛盾之中。嘻哈有了、街舞有了、说唱有了、颓废有了、什么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我们自己的。于是一个混和各种叛逆元素和自我表现的古怪体出现了:它以颓废为基调,混杂着色情、血腥、古怪的文字和莫名言语的东西就出了-----非主流。
三、“非主流”的发展壮大
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无视一个正在迅速发展壮大的团体,是诸多国人的通病,我也不排除在外,甚至我的反映还慢别人好几拍,当这些事情在网上沸腾时,还极力采取回避姿态,所以只有当一切必须正视时才知道也不应该坐视不管,当然不是在吹嘘自己的能力,而是发表一下较为缓和的言辞,希望大家冷静并理智的看待这些。“非主流”的发展壮大暗合了青少年表现自我的欲望,里面的东西是扭曲了的青春概念,试想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妈级人物要是出现在这样的照片上,只能让大家喊出一句“芙蓉姐姐又来了”,所以无需用激愤的目光敌视这些。正如前面所说,我的反映比较慢,所以对于“非主流”的发展壮大实在是我个人能所难以描述的,或许是“一夜之间”?对,应该可以这么说。大家应该还记得《疯狂的石头》,它的横空出世在国内没有同类型的电影,但是将之放置于国际影坛,那就是个“超级模仿秀”,盖里奇、汤姆提威克、昆汀塔伦蒂诺等无不一一登台,而“非主流”也不尽于此,只是反响不同罢了。迅速的起来,迅速的创意、迅速的期待、不退的热情,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后记
“非主流”的壮大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天”,基本上青少年第一眼看到都会暗生模仿之心,只要有了这次的“邂逅”,以后的“加入”不是考量问题,只是放得下放不下的问题,因为“成熟”一词对青少年也有很大吸引力。于是一个“颓废无聊”,一个自认为“高高在上”,其实,这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有什么区别呢?就像“奴颜婢膝”和“欺软怕硬”一样,只有一个心里怯懦的人在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时才会竭尽全力歇斯底里的“展示”自己“强大”的一面。青少年的装成熟是很多人经历是事情,由其是男生,只是相比较而言对“非主流”的模仿比较容易遭人轻视,而且内容也并不健康,但是别忘了“非主流”是希望受关注的,“越轻视越表现”,最后演化为疯狂,走上了极端。相比较而言装成熟是更吃香的,但是“成熟”的他们或许是连油瓶倒了也不愿意扶的人,一个走向极端,另一个也只能走向极端,所以颓废的更颓废,成熟的更成熟。显然这两种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那么怎么样引导青少年价值取向的问题便是重点了,这方面我根本提不出一点点意见,只是希望不会再有这类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