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官场谋略——继承与发扬

官场谋略——继承与发扬

2014-11-27 10:15 作者:网友推荐 阅读量:123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继权秘诀:实力要长期积累

权力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何利用已有的权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好的传统应该继承,这些传统都能转化成为权力资源,产生积极的效果。

刘墉的祖祖辈辈都曾在山西做过官。

山西东连直隶、西邻陕西、南接河南、北与漠北相接,是京师西南部的重要屏障。太原府地处山西中部四通之地,更是重中之重。因此,这里的地方官比别的地方官任务繁重。

康熙初年,刘墉的堂祖父刘果担任太原推官,在任期曾捐出自己的俸禄整修文庙,设立义学,兴修太原、榆次等地的水利,并废除了当地的好讼陋习,受到百姓的称赞。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刘墉的祖父刘棨出任平阳知府,周恤灾民,修茸文庙,重建试院,纂修三十四县志,善政不可胜举。后升为江西按察使,百姓含泪相送。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到山西查办过布政使蒋洲侵帑案。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到山西查办过将军保德侵帑案,留下了很好的声誉。

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二月,刘墉在父亲刘统勋的同事吏部尚书傅森、梁诗正等人的极力推荐下,被授为山西太原知府,被升为四品官员。

这是刘墉第一次出任地方主官,缺乏独立管理地方的经验,突然被派到这块繁华之地,担负起这一方的总管,自然心中没有底。而且他祖上在山西省做出显赫的政绩,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要不给刘家抹黑,也决非易事。

这次,刘墉初任地方官,必须给皇上留下个能干事的良好印象,才能为自己今后的仕途之道奠定基础。如果皇上不满意,他的锦绣前程就将就此断送。所以,从他上任那天,他就下定决心认真办事。

刘墉走马上任这天,破衣破帽,一身朴素地踏上了征途。

由于种种原因太原府的疑难悬案堆积如山,其中不少案件已积压多年。刘墉到任后不久,就将积压的疑难悬案件件审理清楚,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山西本来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多,却地居交通要道,清代用兵西域多经此地,前后骚扰数十年,费用颇多。加上官吏贪污,各地财务空虚,根本无法应付地方上的不时之需。刘墉到任后就注意此事,先后筹措资金购谷2万余石,储入府仓,大大方便了官员百姓。

刘墉在太原任知府期间,本着利国利民的原则,为政清廉,保持勤奋朴素的家风,把精力放在公务上,做了许多实事,如清理疑难悬案、整顿仓储等,都受到广大民众的赞扬。提高了自己的声望,也得到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刘墉升为江苏盐驿道,两年后,升为山西按察使。从此搭上了仕途的直通车。

其他人在看啥

    《官场谋略——继承与发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