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日记 >关于《天龙》中大理国的思考(二)

关于《天龙》中大理国的思考(二)

2009-11-14 21:44 作者:Franziska 阅读量:381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现在说说,鸠摩智天龙寺撒野事件:

(说鸠摩智撒野,确也不过分,因为天龙寺里面都是些大理老皇帝。)来听听枯荣大师的话:只听那面壁而坐的僧人说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坠,这黄口乳子中毒也罢,着邪也罢,这当口值得为他白损功力吗?”这几句话中充满着威严。段誉,将来大理国的接班人,还有现任皇帝保定帝在场,出口就是黄口乳子,这句话很明显是在对保定帝说。当时段誉性命危在旦夕(大理下一代皇室接班人好像只有他一人),天龙寺在外人看来应该和少林寺一样,是属于弘法护国一类的,他轻描淡写的这么一句话就说不管就不管,可见天龙寺在当时的大理处在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地位。鸠摩智说可以为了天龙寺本国师受辱一事让吐蕃对你们发动战争,这句话能成立吗?显然能成立。他虽然是得道高僧,一直自持身份处处恭敬,甚至不出恶语,星宿老人这句话就是出自他口中。但这人当真可以为了武学不顾一切,与金蛇郎君为报仇不顾一切可同日而语,这六脉神剑他若不取是决不罢休的。倘若讲究个出师有名的话,那便是:我吐蕃国的国师远道而来,大理段氏不以礼相待那也就罢了,还存心侮辱,以众凌寡,岂不是不把我吐蕃放在眼里云云。而鸠摩智说吐蕃皇帝早有猎取大理之心,想来也不是虚言,再不顾一切他一个国师,远道而来终也代表着吐蕃,也终不能信口说出威胁两国和平建交的话语,主动发难。天龙寺这个神秘的寺院,确实已经对弘法护国感觉力不存心了,六脉神剑无人练成,一阳指练不到第一品,最后尽然糊涂到想用六脉神剑换取鸠摩智带来的三本少林经书的地步,这说明什么?很简单:要放弃大理官方武功。这样一来那便与少林也没有分别了,地位还低于少林,可见几位旧皇帝早已被宋化。其实换而言之,大理某一代皇帝(是哪一代就很难考证了)认清了大理的诸多弱点,如:兵力、地理位置等很难再二度创业,只有固守祖宗基业,而书中说大理民族繁多,这就不能排除外国对大理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在这种局势下,大理需要找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简言之就是找靠山。而这个靠山就是宋,所以才有万劫谷中大理高层领导的作秀。紧接着历代皇帝出家了,皇帝出家,还有点像遗传模式,退位必出家。皇帝出家的事也不是没有,看《鹿》中康熙的皇阿玛他就出家了,为了女人而出家,这初衷就很难让人接受,而出家后他在干什么呢?让宫里面的太监海大福做自己的私家侦探,去宫里面做调查,可见皇帝出家是很有水分的。唯一的解释是:皇帝出家后,以僧人的身份转入地下继续工作。在封建时代,新老皇帝交替是一件万人瞩目的大事件,这个大事件绝不可能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中间还有个兵权交接。即便是现在,也是新领导先走马上任,老领导要到一年后才交出兵权。老皇帝出家后在干什么呢?监视新皇帝。在《天龙》里面,可以看出大理是国运昌盛,好像之是在保定帝那一代发生了一次兵变,最后胜出的是保定帝,而不是延庆太子这个合法继承人,历代十四任皇帝难道就凭借着江湖规矩就无人昏晕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同样的西夏皇帝也很有江湖气,为什么西夏政势倒戈呢?因为大理老皇帝进入天龙寺后仍是兵权在握(枪杆子上出政权,现在就算交给新皇帝也是不能服众),和上一代皇帝、甚至是上上一代皇帝(皇帝好像命比较短)一同监视新皇帝的一举一动,迫不得已搞个暗杀,新皇帝也就“染病仙游”了。

为什么样说,我们来看看《天龙》中这段话: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每次到老皇帝生日就要去朝拜,这是人之常情,你出家不认子孙,但子孙不能不认你,尽孝道本是常事,但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奉献装修”上。出家人四大皆空,你把他的修佛悟道的地方装饰成夜总会一般,谁的心思能静下来,事实是怎么样的呢?皇帝说,这里是祖宗颐养天年之所,我要看着你们竣工,亲自监督。然后就有了暂住数日的借口,余下的日子就是聆听诸位老皇帝的为君之道。如果领悟能力较差,大可以给自己的父亲、爷爷一年过个五、六次生日(好像很多领导的母亲或妻子一年都要过个三四次生日),假以时日,通过重重考验,拿到天龙寺的“毕业证”,就可以开始真真正正的皇帝生涯了。还有一点也可以证明,就是枯荣让保定帝先当个假和尚,打退强敌再还俗,这简直不是在开玩笑吗?封建时代,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理数万国民性命在你手里,你日理万机还嫌有所不足,你居然玩失踪?而且,不管是段誉回去说,还是刀白凤夫妇找来,回去之后,只要保定帝不在都很难安抚人心,不免相互猜忌,大理要是再有像慕容父子那样有杰出分裂才能人,那大理的局势就危险已及。但保定帝并不多想就答应了,这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但反过来一想:有天龙寺支撑着,又何惧之有?

皇帝出家为僧,可以避免像大理这样全民信佛国家的权利落入僧侣手中,而皇室有难时,皇权又以僧人的面目出现,就有了极大的回旋余地。

大理要何去何从?以后会是什么样一个归宿?

很多人看了会说,这还用你说,大理迟早要被其他国家吞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今天既然要在这里分析,那就不会只是分析那么简单。好开始正文。

大理从军事上说,在当时基本上除了女真外,它对其他国家都是忌惮的。那么除了这些很明显因素之外,它是否也有像明教那样家庭问题呢?看看大理未来接班人对皇位的态度。首先是段正淳,这个人在《天龙》里是大理最直接的接班人,但他说的每句关于皇位的话很直接的给了我们一种异样的感觉。最明显是他对康敏说的那几句话:自己将来肯定是大理的皇帝,现在只是个中原的江湖草莽。这句话听上去是很务实的,仔细想象就能让人大跌眼镜,从江湖草莽到皇帝,这又不是三国那样的乱世,这种事情的发生,通篇只有慕容家做这样的梦,这样的转变简直就是720°大转弯。在段延庆出现之前,他对皇位的态度只是等待,这个等待的意思是他并没有因为将来要做皇帝而准备,就是现在要找个工作也要进行培训或着简单的学习一下走个过场。前面说他对皇位的态度给我很异样的感觉,那么这种一样的感觉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这个皇位他不想要也得要,想要也得做。完全是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段正明做皇帝好像做的还可以,可是这个段正淳要是上台,那就注定是很糟糕的,和段誉不相上下。(段誉的运气比他好,建功也是大理历代皇帝中最大的,后面再说)段延庆出现后,段正淳对皇位的态度转变只有一点:不能让段延庆当皇帝。而对于自己将来要当皇帝这个事,因为他处在被动等待的状态,所以在他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再来看看他的个人生活问题。很明显,两个字:糜烂。他究竟有多少情妇,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瞧这段文字:连段正淳也是大起疑心:“我所识女子着实不少,难道有她在内?怎么半点也记不起来?倘若当真是我累得她如此,纵然在天下英雄之前声名扫地,段某也决不能丝毫亏待了她。只不过……只不过……怎么全然记不得了?”简直让人汗颜,情妇多到这个份上了。而段正淳这个人是因情而爱,完全出于对爱情的神往,这从他的情妇身份上及可以看出:阮星竹,贫民;秦红棉,江湖草莽;甘宝宝,和秦红棉一样,是他的师妹,后转型为类似民间企业家;王夫人,江湖草莽转型的个体商人;康敏,贫农,后下嫁大宋全国性帮派“丐帮”的副帮主,成为家庭主妇。这简直是形形色色,还有那个叶二娘,虽然不是他的姘头,但段正淳的疑惑,让我们不能不觉得他就是来者不拒,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女人他都能迅速爱上直至发生性关系到生育(索性没有生男孩,不然大理就真是成外忧内患了)。每个女人都爱他至深,这样就会有个很直接的危险,就那康敏来说,她赶走萧峰,接着让白世敬当帮主(阿朱乔装成白世敬,让她当长老,康敏也没有声色就可以肯定她有这个能力)下一步就是让丐帮和段氏结梁子(虽然她天性薄幸,但这一举动很明显是由爱生恨),这样的后期危险对终究要上任大理皇位的段正淳是很危险的。

现在是段誉,对这个人的大众认识就是他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那么看看他对皇位的态度。总结成为五个字:根本没想过。为什么这样说,理由很多,大家知道的也不少,一个很明显的就是:不学一阳指。这是大理官方武功,历代皇帝都会(参考天龙寺)可能有人说他从小就学儒学易经不爱功夫,但是一阳指在外人眼中是一门功夫,但是在段氏更像是玉玺之类的皇帝凭证(六脉神剑也是,从数百年来没人练成的惋惜中可以看出)段誉当上皇帝完全可以说成像一件概率极低的事:都是导演的安排。这种事情也成功了,那他为大理建功最大,这个建功也肯定是会成功的。到底这个建功是什么?这个前面一再说道了,就是大理完全摆脱中立偏宋这样的尴尬局面。他与萧峰结拜,最后在营救萧峰的事件中居功至伟,完成了大理历代的梦想,实现了一次完全的政治洗牌。按照祖训,段誉营救萧峰后,大理段氏在中原武林中便是响当当的了,少林的那场段氏对慕容氏的大战就是个基础。依旧按照祖训,段誉营救萧峰后,大理的尴尬处境被彻底更改了:大理的命运和大宋进行了捆绑。至少在短期内是没有战争发生。好运气不会永远有的,人生多的还是苦,段誉是个特例。

其他人在看啥

    《关于《天龙》中大理国的思考(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