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吃“空饷”现象要“三关齐下”、常抓不懈
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压缩会议24.6%、文件26.7%、评比达标表彰活动31.2%;清退超标超配公车11.4万辆;调整多占办公用房2227.6万平方米;压缩“三公”经费27.5%,达530.2亿元;查处公款送礼、公款吃喝3083起。
同时,活动中还清理违规会所512家、排查奢华浪费建设项目212个,清理清退“吃空饷”16.3万人,查处参赌涉赌党员干部7162人,清退参加“天价培训”的领导干部2982人,清理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6.3万人。(人民网,2014年12月22日)
进人有政策,管理有组织,审签有领导,财务有规章,为何近年来“吃空饷”曝光案例屡见不鲜,又为何屡禁不止,出现这么庞大的”队伍”?这种人事、财务管理的疏漏、渎职甚至是腐败行为要得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三关齐下”。
一、要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机制,严堵漏洞。我们要根据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的原理、严格的原则、有效的方法,对工作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调配、奖惩、任免、工资、福利、退休、退职等工作,进行有组织、有监督、有签审、有计划、有检查、有控制等活动,严堵漏洞。
二、要强有力监督人事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问责。在现实生活中“吃空饷”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利益黑幕,如2012年1月,有媒体反映“山西省疾控中心人事科一名女科员,2011年7月从山西省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当年10月第一次到山西省疾控中心上班,却从5年前入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由财政全额拨付的基础薪、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5年的学费亦由山西省疾控中心承担,累计吃财政空饷达10万元”。又如“2011年,曾有媒体报道福建龙岩的“最牛公务员”9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工资却照发”,如此事件已数不胜数。难道这些事件的出现,当地管人事和管财务的人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要强有力的加大人事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严格追究责任,甚至可以定性为腐败或渎职,或给予更高的处分。
国家政治路线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人事、财务监管的到位,都离不开人,都必须通过人来实现。所以,务必各级纪委、党政“一把手”,务必在人的管理上下功夫,不能仅限于一经发现,要善于发现,绝不姑息,严格问责。
三、要对“吃空饷”的弄虚作假者,严肃惩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严禁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公务员一旦撒谎,“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其他各行各业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
总之,“吃空饷”的现象呈现的问题是形形色色,共分为五种:“在编不在岗的;已经调离,但不办理核减编制等有关手续的;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的;已经死亡未核销编制的;其他形式的”。这些现象的表现,那就不是管理疏漏这么简单,它关系到官员操守,当事者弄虚作假,甚至可能与腐败有关,岂能忽视?当一个公共机构或官员失去了公信力,无论你说什么,都没有人信,即便你说的是真话、做的是善事,也会被质疑、被炮轰,甚至被否定。所以,一定要法律给力,“三关齐下”,常抓不懈,吃“空饷”的现象才能得到效遏制。
作者:张竑宁
联系电话:13458303012
单位:绵阳市游仙区汉城社区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