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随笔 >心灵之旅——寻找自性之牛

心灵之旅——寻找自性之牛

2009-12-02 08:25 作者:张去病 阅读量:2901 推荐6次 | 我要投稿

二 寻找自性之牛

------回归本真的探险之旅

禅宗传统以圣牛故事来描述这场心灵之旅。在古印度,牛被视为神奇而强大力量的象征。禅宗的《十牛图》的故事始于一幅卷轴画:上面有个男人徘徊在山间的林荫深处。这个男人背后是迂回交错的迷宫,那是盘踞在人们内心的野心和恐惧、混乱和失落、称赞和责备等情绪交织而成的旧路。长久以来,这个人已经遗忘河流和山景,但那天他终于想起了这一切,于是处罚去寻找圣牛,当他走进林间深处,置身于美景时,便停步休息。他俯视下方,看见了第一条小径。

这个男人其实就是我们的化身。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悲哀过,欣喜过,成功过,失败过,然而我们越向前走越觉得迷茫无助,因为我们不知道前路如何。外部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而我们的内心更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变得惶恐与迷茫。

印度人告诉我们,胎儿在子宫里唱着:“请别让我把自己忘记。”但是等到离开母体后,这首歌就变成了:“噢,我已经忘了自己。”但丁如是说,我在自己生命的旅程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苍茫独立于幽暗森林。是啊,我们忘了我们自己。

离家游荡是一场探险,然而归乡之旅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眼见刚刚出生的小婴儿,或是面临心爱之人的生命即将结束,那种幽暗的神秘就变得可能。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想要唤醒起被遗忘的记忆,但即使我们进入那幽暗森林国度的动力,可能是某种因素的组合康菲尔德说:“在世间有千百条通往灵性之路,无论那机缘是美善的智慧,还是在幽暗幽暗林间所生起的困惑和悲伤,这股神秘力量就跟地心引力一般,吸引宇宙游子们返回自己的本心。”

大多数人都有失意、困苦、艰难的时刻,或是在某个路口见到苦难的使者降临,这使我们去追寻灵魂的答案。

佛祖在得道之前贵为悉达多王子,早年生活完全是优裕的,时刻受到父亲的保护。后来年轻的王子执意要到王宫外面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当他随着他的侍从阐那绕行王国时,看见四幕令他震惊莫名的景象。佛陀首先看见一个老态龙钟的人,他佝偻着身躯,肢体衰败不堪;接下来他看见一个染患恶疾的男人,由朋友照顾着;然后,他看见一具尸体。每次当他看到这些景象,他就会问他的侍从:“这些事都发生在谁的身上?”侍从阐那每次都回答:“这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我的主人。”悉达多为此感到震惊,我们的生命笼罩在疾病和死亡的阴影之下,怎么可能完美无缺?激发他心灵的第四幕讯息来自某个在森林边缘修行的僧侣,那隐士毕生信奉苦修的生活,以求在世间的苦难中解脱,目睹此景的佛陀因此了悟。

失意、困苦、失败很容易让我们去寻觅生命的本真,然而如果我们成功了,或是高兴着,我们便会很快的遗忘了这些曾经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很多有些的文学艺术都是人们在沉沦或是失意时的发愤之作。正如卢米所说:“那些促使你回头追寻灵性的人,不论他们抱持着什么样的理由,你都应该感激。反倒那些让生活安逸而忘记祈祷内省的人,才是你应该戒慎恐惧的对象。”

童年的时候,我们对于周围有着异乎寻常的好奇,并且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树下看蚂蚁打架,或是对着远处的山峦发呆,有时我们会把自己想象成掠过村庄的大雨。这些领悟多么的不可思议,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童年的那份美好的纯真被剥夺殆尽。

在百年前,美国画家惠斯勒(1834——1903)在西点军校读书时,就遇见了这种被剥夺的过程。在某次课堂作业要交一座桥的精细模拟画,惠斯勒交的是一幅笔触生动的石拱桥,桥上还有孩子们在钓鱼,那位士官长在看过之后命令他:“这是军事课程,把孩子去掉。”后来惠斯勒又交了一幅只有两个孩子在桥边钓鱼的画。“我说过把孩子完全从画中抹掉。”愤怒的士官长说。最后惠斯勒交的那幅画,除了小桥流水之外,河岸边还竖着两块墓碑。

不知道我们曾经有过多少感动与灵性被墓冢掩埋,所以要拾回那昔日的感动是我们进入灵修生活的一个原因。正如存在主义作家加缪所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一场旅程,而艺术既迂回又漫长,目的是为了重新捕捉心灵初启时那稍纵即逝的片刻。”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然而我们在经历着同样的迷茫与无助,那些不过是幽暗森林的旧路,寻找自身的自性之牛,重拾那稍纵即逝的片刻,心灵就会沐浴在欣悦与自由之中,就会感到那神秘的力量在向你召唤。

其他人在看啥

    《心灵之旅——寻找自性之牛》的评论 (共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