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竑宁:全国党群心连心,政府报告实打实
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作为两会上的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已进入密集征求意见阶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连续召开三次座谈会,分别向各界人士和代表征求意见。官方还首次发起了向网友征集建议的活动。外界普遍预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成为一份“接地气”的报告。(新华网2015年02月06日)
笔者以为,所为的“接地气”就是指党政国家机关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深入基层,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众多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期盼。办事不是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浮于表面,而是求真务实、深入人心、不盲目行事。
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站以公开方式引入公众参与发起的 “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征求网民意见活动,属拟写政府工作报告向网友征求意见实为首次。国务院的这个举动,也诠释了“上率下行”这一词汇的深刻含义,不讲套话,不能有空话。网友的一些“金点子”可通过此途径直达总理办公室和文件起草组负责人手中,并有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样一来,它的“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笔者在网络发现,意见征求不但从网络向网友征集,还从座谈会到专家学者,再到各界人士代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征集意见的方式和范围多样而广泛,为推进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强调的,征求意见“既是要让政府工作报告更全面反映社情民意,也是为了接地气、聚民智”。
我们党和国家为完成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而不断聚集民智、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更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两年多以来,党和国家总是与时俱进地加强自身建设和关注民生,从而保证了党国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了历史发展和广大人民的愿望,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经验充分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坚持联系实际,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既在民主的基础上讲集中,也在集中的层面上讲民主,干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民好事,我们党国的生命力就会长盛不衰、创造力就会永续不竭,始终成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张竑宁
绵阳市游仙区
邮箱:3708040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