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旅——空性之门
七 空性之门
——把自己放空,容纳一切
把自己放空,其本质就是追寻自身的空性。空便是万有,这便是一切真理。了解空性或是虚空是令人困惑的,因为他难以形容。同理,当我们体会真理时,他会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宁静和喜悦的世界。犹太神秘主义者形容那莫大的虚空是:神在虚空混沌中创造了世界,他只存在于神的心中。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归属,必须让自己再度成空,然后那些神圣的力量才能够穿透我们,提示我们所做的一切。
空性有两种面向:一种是自我的空性,另一种是虚空的空性。
自我的空性最先表现在我们了解自己无法控制不变的自我。当拿起可达接过死神送过来的镜子时,死神在教导他发现自己的生命来源,这是对于自己的无我的追求。根据某些理论,我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私我——自我——超我(无我)。也就是说当我们达到无我的境界时,我们已经看破世间的一切,我们处于一种宠辱不惊的精神状态,我们的悲哀与欢乐化作如水般的平淡。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神和各种觉受综合成“我的体验”,转化成更沉潜、更轻安的不具有占有性的内在省察。这种寂然的省察,使我们初次窥见空性的初貌——无我或是无自我感。在这种内在性省察中,我们还要避免“我执”,这是我们内省的大敌,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心魔。在电影《青蛇》中,法海禅师就因为太多的“我执”,造成心魔骤起由佛沦为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打坐内省时固执的具有强烈的占有性。故此当我们追寻无我时,把自己放空并且在放空的同时追寻神秘的心之本源。
在自我的空性里面,世界变得透明,澄澈并单纯,我们视自我为分离的个体是不确实的。俗见所认定的自我消失了,他遁入一片寂静与安详之中,遁入生命的纯粹体验之中,不会有人独自占有那份喜悦的经验。世界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当我们去体验这个世界时,我们内心的喜悦是相同的,这种相同的体验超越了世俗所认为的“自我”。
在佛经《相应部》里这样描述空性:假如有人看见恒河上面浮沉的浪花,在仔细检视之后,他会发现每一个泡沫是那么的空虚以及脆弱。我们若是以同样的方式检视六识的运作,那么从所有的这些感官经验中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虚空且无我的。
在佛教传统里,对于空性的觉悟正是通往涅槃的大门,而心灵的解脱则被形容为未出现、未被创造和受限制的状态。
除了自我的空性,我们还面临着虚空的空性,如果说前者是通过自己修行空性,那么后者则是通过对世界的感悟来修行空性。
面对虚空的空性,我们有多种方式可以进入这个境界,不过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当然这也是我们常常使用的。一是禅修,二是遇见大觉者,三是与天地间寂静的深层融合。
禅修是进入灵修生活的开始,也是一个过程。有人把此称之为“温柔的毅力”。这是我们进入无我的最初时刻也可以依循的比较单纯的途径。对于空性的体悟是具有感染力的,在人际间彼此影响。每当有悲伤或是愤怒的人进入一个房间,我们也会被他的情绪所感染。这种状况并不令人惊讶,记得笔者在登录某聊天室时,当时有网友正陷入失恋的痛苦中。他所展现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悲观厌世的情绪。一进入我便感到那悲哀的气氛,令人感到压抑。心情也遭遇了突变只好悻悻而下。不能不说这种传染力是惊人的。
然后是第二种途径,遇到大觉者。“机锋”是指少数的关键字眼,正如克里希纳·穆锁提到的“超越心灵的寂静”,这份大寂静会让我们的心灵在片刻之间回归本性。有这样一个饱受唯物主义者攻击的故事,当禅师慧能被问及幡动还是风动时,慧能回答道:心动。这类问题借着开悟明师以公案棒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由特定的环境提升到一种永恒的觉知之中。这让我们因此想到自己未受污染的本性——那个能够包容世间万物又不受限制、广阔无边的心。
在第三种途径中,我们可以懂得无论我们身在什么地方,你只需要怀抱着非常虔诚的动机。若是真心的寻求自由解脱,仁慈的宇宙就会回应你内心的祈求。当代基督教神秘主义者贝尔纳呆特·罗伯茨,曾经做过十年的修女,在她的《无我之体验》中提到自己守静默戒律的心路历程。刚开始时内心恐惧阵阵发作,然后整个人沉沁在静默里,直到内心极细微的思绪不断涌现,才将她带离沉默的怀抱。某天当她独自坐在大教堂中,愕然静默将她一种何等深邃的境界,并且把她领进空无和离舍的神秘之中。
无论我们的内心处于孤寂,还是因为神圣的事物而笼罩于激越的光晕中,抑或是进入深深地禅定,或是隐修于山林之间,空性之门都有可能向我们打开。唯有达到这个境界,我们才能借助身体的所有的机能的空性,以全身感官来认识来倾听并且了解世界的本来面目。
科学家牛顿曾经写到: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沙的孩子,眼前所见是那广阔无限的真理海洋,正等待我去发掘真相。我们就是那穿越空性之门的孩子,前面虽然是未知的未来,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惊慌恐惧,因为那是我们喜悦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