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文精神
当前,据说电影院正在上映《孔子》,尽管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强大,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但是相对于《阿凡达》来说,差距还是不小。于是,在网络、平面媒体上争论、口水不断。
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确很希望《孔子》能够占得上风,但是无奈观众不买账,也的确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细分析原因,我以为此《孔子》并不能与孔子同日而语,其热映与否,观众喜欢与否,无碍孔子精神在中国的传播和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
至于票房,我倒以为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说事儿的地方,一方面现在观众的构成决定《阿凡达》对于观众中占有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3D的制作效果,也是许多人舍得掏腰包一睹为快的重要原因。至于说《孔子》,那些深邃思想能不能被这些“大腕儿”演绎出来,能不能被导演编剧再现出来,尚不能要求太高,而对于现在浮躁的社会,强求人们都深沉思索高深的哲学道理显然很不现实。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影响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精神所在,不仅我们,在东亚、在世界,数千年来能够对人类思想形成如此影响的,古今仅此一人。博学、勤学的学风,和谐、谦让的道德情操,仁爱、博爱的与人态度,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秉承的优秀传统精华。现在请几个导演、演员来演绎、重现孔子博大的精神,显然对他们要求是太高了,但是无论如何,把孔子的精神再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孔子、学习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则是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凝聚和发扬光大的必要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传播其仁爱、博爱的思想,向全世界传达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思想,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重要步骤;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了解中国,则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文化大国的必要条件。从这一点,美国可以推介他们的美国文化、美国思想,我们也应该做。至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我想都可以用,都应该用,都要用好。
阿凡达上映之初,我们就发现很多人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的侵略已经开始,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正在经受着考验,换句话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那种快节奏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紧张刺激的音乐、画面可能给人们紧张生活带来一些放松的调料,但是无论如何,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阶层,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放弃思想的追求,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从这一点来说,假如能够在工作之余,去电影院看看《孔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