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经典散文 >我的电视机情缘

我的电视机情缘

2016-04-26 11:38 作者:千里马 阅读量:426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电视机是现代高科技电子产品,比起广播喇叭、收音机、录音机、电唱机等最大优点是声像并茂,形象直观,更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据说我国电视机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经经历从黑白电视到彩电的更新换代过程,它是现代传媒宣传的得力工具之一,并且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真正在广大农村普及电视是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生活之后的事。而作为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虽说我非常喜欢看电视,每月也都有工资,可是收入微薄,养家糊口后入不敷出,在县城90年代以前我还买不起。不过,这30多年,我与电视机结下了不解情缘,回想起来,故事多多......

我从第一次见到电视机,就深深地爱上了它,做梦都想自家拥有一台。还是在上高中时,教电学的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第一次跟我们提及了电视机,那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电子产品,美国、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普及黑白电视机,正在向彩电过渡,我听后是多么地憧憬啊!后来,我爱看《参考消息》,偶尔从那里获得一些只言片语有关电视机的信息,电视机的概念从此在我大脑记忆的细胞里储存了下来。1979年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一大批日货逐渐进口我国,三菱、松下、理光等牌子的照相机、交卷、收录机、黑白电视机等 洋货慢慢充斥于国营商场和个体商户的货摊,走在县城的大街上,港台歌曲首入大陆,一切都感到新鲜新潮,对于刚刚步入青年行列不久的我来说,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出现都充满了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倾向于标新立异,不满足于现状。

真正让我和黑白电视机零距离接触的是在1982年春的一个夜晚。那时我刚从一名中学教师转行于杨埠公社团委当书记,为了入党进步,经高人指点,我斗胆首次晚饭后来到粮管所党委一把手陈书记的家,一是拜访老书记,求其工作和思想上真诚帮助指点,二是口头表达申请入党的意愿,听听他的意见。我清楚地记得,平时梳着大背头很威严身材肥硕大腹便便的50多岁的老书记正好和妻子在看电视,坐在他家的堂屋的大沙发上,撑得满满的,另一只大沙发上白白净净的书记妻子同样身材丰满肥胖富态,和我又黑又瘦仅有百斤的体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时我畏畏缩缩,十分拘束地站在门口,靠门一侧呆呆地不知所措,而两眼一旦瞄上却目不转睛地盯住条几上摆放的14寸日产黑白电视机,据说全镇上万人仅有两台,当时正在播新闻,一条接一条,越看越入神,以至于陈书记让我自己到茶水喝我都没在意。还是我高中的同届同学金雷,当时正和陈的女儿(也是我的同届同学)谈恋爱,听书记喊我的名字,他出于礼貌,从西间里屋走出来和我打招呼,才逐渐驱除了尴尬,我也收回了神,以至于老书记见我们是老同学,也让他留下陪我说话,同学几年不见只顾相互寒暄,也没有说成自己的事,大约坐了一、二十分钟时间,我就离开了书记家。不过,那电视机中生动的画面、主持人抑扬顿挫具有磁性的声音和落落大方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公社机关里购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由通信员拿着钥匙,专门安放在党委会议室,供晚间机关干部看,一般是有几个主要领导在场才播放,有时我急得没办法,就是看不成,心想,我有钱了一定也买一台自己看。

1987年夏我调到县委办工作后,机要局有一台18寸彩色模拟电视机,工作不忙时偶尔才看上一次,不过,时间都很短,不过瘾。1989年带家属安家于县委家属院,左右邻居家都买了彩电,小孩子放学后,就会趴到邻居家窗台上偷看,由于个子低,下面还要放小凳子,踩在上面才够得着,有时站歪了,会狠狠地摔一跤,哭着还要看,真是让我们夫妇哭笑不得。特别是到了1990年10月间,北京要举办第十届亚运会,事前炒得很热,不仅是孩子,我和妻子也非常想看,何况我已是正科级干部,每月拿97元的工资,妻子每月也拿50多元,看到前后左右邻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黑白或彩色的电视机,感到自家真寒酸,除了一台落地扇外,再无任何电器。借助这次看亚运会电视转播的机会,咬咬牙,跺跺脚,决定也买一台彩电,当时流行的是21寸的,都很贵,可是省吃俭用自家仅有300元钱,即使买台18寸飞跃牌也需2300元,经过我们夫妻一合计,还是买台便宜的且看着,向好朋友借钱2000元,于亚运会前一天才安装好。为了省钱,办公室的几位同事用喝过的健力宝饮料罐和铁丝,帮我做了临时天线,这样才能接受6个台,最关键的是能看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综合频道,可每天看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实况转播。当我真真切切地在狭小拥挤的自家能看上电视节目时,激动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终于有自己的电视机了,孩子再也不用天天偷看人家的遭人白眼啦,我也可以尽情地利用它学习和娱乐啦!

自从有了彩电,我成了“电视迷”,它像电脑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中须臾不能离的伙伴。我已养成了习惯,坚持几十年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联播必看,从而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小情,知晓不少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各地贯彻落实的情况,为我从政几十年帮助很大。同时,我也喜欢学习法律知识,经常看法制频道节目,如“今日说法”,喜欢看中央4频道“海峡两岸”“中国新闻”等栏目。闲暇时,我也爱看文化娱乐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定期举办的“星光大道”“开门大吉”,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特别是每年的春晚,我一次不拉下,也爱看好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最近倪萍主持的“等着我”找人节目,我期期必看,场场看过都会被那主人公的悲情哭得泪眼涟涟,同情他们不幸的遭遇,感念天下的亲情友情割不断。除了读书下棋写文章散步锻炼身体,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看电视,玩电脑和手机。吃吃喝喝、唱唱跳跳、打扑克来麻将等娱乐方式我不喜欢,赌博我更是嗤之以鼻。

我觉得,电视传媒越来越功能齐全,特别是近两年推行高清数字化以来,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变化。知识性、直观性、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多功能融合性为一体,真正应验了过去一句老话:“秀才不出门,能闻天下事。”电视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也是集大成电子高科技产品,打开开关和调频,几百个频道,上万套节目,真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我真为电视机的发明者而点大赞!对此,我家的电视机也更新了三次。1998年,我淘汰了18寸的飞跃牌,掏4050元换上了29寸长虹牌直角平板彩电。到了2006年,我又以旧换新添钱2300元买了台32寸高清彩电,这不,到2015年春,用4500元再买一台55寸高清超薄大彩电。彩电的更新换代让人看着画面更清晰、声音更漂亮、功能更齐全、节目更丰富多彩,从一个侧面也正说明中国的经济愈来愈富,高科技水平已达世界尖端,人们的腰包愈来愈鼓,人民的幸福指数哦日益提高!

电视机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快乐,开阔了眼界、愉悦了身心,成为了我真正的好朋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它还会继续更新换代,社会物质变化无止境,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我要很好地继续利用它科学地享受精神生活,加深与电视机的情缘,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提高生活质量,尽量增加人生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安享晚年,延年益寿!

其他人在看啥

    《我的电视机情缘》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