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 >又到“国庆“”中秋”双节时

又到“国庆“”中秋”双节时

2017-10-03 10:39 作者:千里马 阅读量:18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通过查万年历得知,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小长假重叠,是我人生几十年中所遇到的巧合之一。回想起我记忆中的双节巧合,真是枚不胜举,但给我记忆犹新的有几次,仿佛如昨,同时也代表了我人生不同时期的几种境遇、几种心情......

1963年的双节来临时,我是生长在祖国解放后遭遇三年天灾人祸之后的近5岁幼儿,听老人讲,当时我瘦得皮包骨头,差一点要了命,是散了集体食堂允许农村家家户户开小伙才保全了我的生命。当然,这些我全然不记事,可能是幼儿时饿得太很,以至于大脑发育不良,我记事是从7岁上小学才开始的,7岁前的岁月我一概不知,大脑一片空白,就是个白痴,唯一庆幸的是父母的养育给了我顽强的生命,在同饥饿和寒冷的斗争中活了下来。

1971年的双节来临时,我已经是个骨瘦如柴的近14岁少年,正值“文革”中期,是教育回潮迫使我在初一读书,就读的谢庄学校是大队刚刚开办的带帽初中,而且是最高班级。在这之前,我是在本大队朱氏桥初小四个年级33人的复式班读书,高小是在张坡大队学校上的,正好赶上“文革”高潮,1969年停课闹革命。即使是到本大队上学的1970年,最初5年级的教室是和大队部合二为一,即中间三间为我们36个学生上课,两头各一间耳房为大队办公室,这样艰苦了一年,大队党支部、革委会下决心集资办学,才在大队部北面100多米的地方建起6间砖瓦房,把我们搬进来。从此,我在这里当了二年学习排长,年年成为“五好学生”。

1982年的双节来临时,我近25岁,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因干部队伍“四化”要求,我这位“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中专生,有幸被党组织青睐,从一名中学教师改行,已经被选拔为杨埠公社团委书记半年多,还结婚生女,可以说,有了家庭,有了事业,正值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之时,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踌躇满志正当年;只要领导一声令,赴汤蹈火劲冲天。为了响应团中央“采种支甘”的号召,过节不休息,骑着自行车,天天奔波在各个农村大队学校,发动师生和团员青年采集各种树种,支援甘肃绿化。同时,在完成包队和公社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后,还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按上级团委要求,每天记工作日志,定期为县广播站写新闻稿,自己办团委板报,从稿子才写到编辑刻板油印,都是一人连明彻夜地干,学习宣传党的十二大精神,大力发展农村团员,整顿团的队伍,吐故纳新;每月还召开一次基层团支部书记会,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活动,每月25日到团县委开“例会”汇报工作,接受新任务,把团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成为“文革”后农村青年工作走向正规和制度化的标志。

1990年的双节来临时,我已在县委办工作3年多,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主要从事文字工作,负责协调文秘信息督查,办文办事办会。尽管有秘书助手,但由于自己资历浅,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很多时候要加班加点,还没有报酬。那时不像现在有打字机和电脑,写东西全靠钢笔手写,草稿还要自己誊抄,一篇重要的领导讲话或文件起草下来,往往要熬几天几夜,累得精疲力尽,以至于我现在的右手中指由于从事11年的办公室工作还残留下厚厚的两块老茧。每逢县委要开大会,如遇打仗一般,从起草领导讲话和文件,到印刷、装订材料、会议议程、参会人员通知、会场布置、会中会后服务,因为办公室人手少,不分领导和秘书干事,打紧处都是一人顶几人用,就那还怕忙中出错,领导不满意。整天为别人做嫁衣裳,如履薄冰,如坐针毡,不是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吗?我有切身的体会!

1993年的双节来临时,我当时正在正阳县委工作,恰逢邻县的大学同班同学在一个镇当镇长时出事了,准确地说是严重违纪,要受处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想到我与他县某领导是中专时同班同学,正好分管纪委,为了免于处分,就驱车来家托我前去说情。面对这个问题,我开始也很犹豫,尽管我和他同学过去关系不错,但这毕竟这不是好事,推辞我说不响,心里明白也不该去当说客,可是咯不着他“苟富贵勿相忘”等一阵硬泡软磨,磨不开脸,最后我还是答应了,但我把比我大几岁的原中专同班同学陈大哥也一起拉来,就说是过节了,咱们一块儿看望老同学,叙叙旧,顺便把他的事捎上,看看他的口气,给不给咱两的面子。结果是老同学用他带去的四瓶剑南春酒在饭馆招待了晚餐,但是,反馈的结果是对他印象太差,认为他在全县干部队伍里是“臭名昭著”非处分不可。当我问及他县另外一个曾经当过乡党委书记现在是县政府办主任时,同样他评价为四个字:“胆大妄为”(后来才得知这位大学同学曾经给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写信反映农民负担重等问题,领导层层批示,县里领导认为他通天了)。既然是这样的评价,我也不好再说情,这也是我当领导以来唯一给人说情的,也是我的终生教训:光凭感情是不行的,对人对事要拿捏准。现在想,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打电话询问情况,假若对方同意再去,一则他可少花钱,也顾及了面子,二则自己不会难堪。

2001年双节来临时,我正在跑工作调动。由于孩子在驻上学已几年,逢节假日往驻跑也不方便,花费大,不利于照顾孩子学习和生活,最关键的,在外县已工作9年,该考虑最后落脚的地方了,很多人都是往上走。官场我已看透,各种因素已决定了政治前途,也没有以前的激情了,往上不好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最后决定即使不当官,也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说到底,羡慕大城市生活,往驻调还是有条件的,只要要求不高就行了。“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既想调动,就要找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是我前述过的同学,人家的忙不帮,我平级调动,45岁了进市直也是不难的吧!首先是多次向他申请提出要求,然后也找找其他领导,所以,到这年的11月底,一纸调令我如愿进到了驻市,当上了地改市后的正式市民。

2009年的双节来临时,我已在现在的市直单位工作一年多了。与其它市直部门相比,尽管这是个清水衙门,也是我要求的。可能是我未老先衰,或者是越老越会考虑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吧,年过半百,而知天命,从2003年开始,身体就出毛病了,低压偏高,脑动脉硬化,养生和健康提上了议事日程。我觉得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为人民造福,用不好会祸国殃民。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像20多岁时不知疲倦奋勇拼搏的激情和劲头过去了,有了鲁迅先生描述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之心态,淡泊明志,笑对人生,只干好本职工作,对得起党组织,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它无所虑,它无所求!

今年的双节来临时,我将近退休,面临7年的调研员生涯的结束,我正式要退出公务员队伍,行将加入老年人的行列,这是历史的必然,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年老都是从年轻时度过的,时间的一维性不会偏袒照顾谁,也不会故意刁难蹂躏谁,相同的是年龄划线,让位给年轻后来者,不相同的是各人的心态。过去曾经的流行语:“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关系最重要”这是对为官者而言的,大而化之,“年龄是个宝”我认为是真理。从积极一面来说,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宝,幼儿和青少年时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中壮年人是家庭和国家的顶梁柱,老年人是家庭和国家的宝贝。就拿“老人是宝贝”来说,这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老人经验多,可以给年轻人当老师,避免走弯路。俗话说:“老年人跨过的桥比小孩子走的路都多”,“老年人吃的盐比孩子们吃的面都多”,这些显然都说明“经验大是学问”的道理。对于我来说,今年的双节来临时,我的愿望是儿子恋爱了几年,已经“三十而立”,也该尽快成家结婚了,好让我和老伴正式退休后享受天伦之乐呀!要不,怎能像无数家庭那样含饴弄孙,颐享天年呢?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国庆”“中秋”双节时,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让我们13亿多人民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用一副对联来祝福:中国梦家庭梦人人皆有美梦做,祖国好家庭好个个都盼好日子;横批是:梦想成真!

其他人在看啥

    《又到“国庆“”中秋”双节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