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霞:“扶贫工作”一定要走好实的路
“书记,书记,不下功夫去扶贫,只剩书书、记记,怎么能行?”中部某县旅游局新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县里要检查扶贫档卡,为完成任务,第一书记向本单位求援。县旅游局只留一个值班人员,全单位下村突击填表格,一切业务暂停。“填报各种表格成了扶贫工作最大负担。”这位书记打趣说。(《新华网》12月18日)
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深水区,上级下达的扶贫任务又重,很多地方开起了“小心思”,将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放在“美化数据”上,让扶贫攻坚成了典型的“形式”扶贫,扶贫工作的方向也成了“专注群众民生”朝“糊弄上级检查”的畸形发展。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扶贫攻坚成效相互评判固然有必要,但必须制定好扶贫攻坚时间条、进度表,在评比过程中要有科学的评比要求,毕竟各个地方存在的贫困人口层次、数量等地区差异大,唯“数据”、“资料”类评比很容易“一刀切”,可能有失公平,甚至挫伤干部扶贫的积极性。
由于扶贫迎检压力大,地区之间相互攀比、拆台,甚至为了“迎检”而“迎检”,扶贫攻坚,重在落实,如何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得细化责任,加快落实,巡查工作中要加大民众评议的力度,真正让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扶贫攻坚,涉及到群众的核心利益,也是十九大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为避免扶贫工作染上“形式主义”病,一方面,我们要不断优化扶贫工作的考核方式,加大扶贫工作继续“下沉”,将工作扶“实”、做“细”。
另一方面,要加大虚假扶贫、形式扶贫的曝光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督事态,将扶贫的形式主义遏制在萌芽状态(文/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