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浊酒喜相逢
一壶浊酒喜相逢
最近电视剧热播《三国》,利用闲暇时间细细欣赏,感悟古人的豪情和英雄大义。心中时而激情澎湃,万丈豪情;时而颔首沉思,扼腕叹息。
三国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不可多得的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时代。所谓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风起云涌,塑造了一大批草莽英雄,令后世子孙为之称羡和钦佩。继陈寿的《三国志》之后,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借助民间的传说、戏曲等写就《三国演义》,把那段风云突变、群雄逐鹿的历史描绘的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三国演义》虽然有历史的局限性,人物性格过于脸谱化,但是作者罗贯中牢牢地把握了那个时代的脉搏,留给后人广阔的背景、宽宏的场面、惊心动魄的冲突、波澜壮阔的美,让人叹为观止。《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其最高成就,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留给后世无限宝贵的财富。
小说一开头,调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段词可谓三国演义的点题之作。正是“一壶浊酒喜相逢”才引出了“桃园结义”、“三顾草庐”、“煮酒论英雄”等精彩的故事。
酒,在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典诗文里描写酒的词句可谓比比皆是,像曹操《短歌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此感叹人生苦短;像酒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诗人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像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一种面对战争和死亡的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一壶浊酒喜相逢,给人一种生机和希望,特别是“喜”字给人欣慰,给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深情呼唤。刘备,草莽英雄,虽然贵为帝室之胄,但在其成名之前却为“贩屦织席之徒”。正是一壶浊酒,使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义结金兰,成就历史上有名的“桃园三结义”;正是这一壶浊酒,使刘关张三兄弟立下了“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情壮志;正是这一壶浊酒,使刘备在关羽败走麦城之后,铁了心的倾全国之兵,背弃他自己和诸葛孔明苦心经营的“孙刘联盟”,最终夷陵之战一败涂地命丧白帝城;正是这一壶浊酒,体现了刘关张三兄弟的“义”字,为后世津津乐道。
一壶浊酒喜相逢,给人一种苍凉之感。古人云:“人生天地之间,得一知己足矣”。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这种交心知音的感情让古往今来的多少人魂牵梦绕。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诸葛孔明正是感恩于刘备的三顾草庐,感恩于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将全部的才情和智慧倾注于光复汉室的伟大事业中。后人评论诸葛亮说“得其主而不得其时”,其实诸葛亮何尝不知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则亡”的道理,但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正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千古知遇之情,让后人无限慨叹。
一壶浊酒喜相逢,给人一种豪情和浩气。想当初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当年寄人篱下,韬光养晦,自然谨小慎微;而曹操踌躇满志,豪情似海,自然志得意满。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操曰:“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在刘备提到的所谓英雄被曹操一一否定之后,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谓英雄惺惺相惜,刘备虽凭借雷雨一时掩饰,但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并未起杀戮之心,着实难得。
一壶浊酒喜相逢。留给后人的是无限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