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微博
用闲来之时,对博眷恋,对文字沉迷,可一旦忙碌起来,神马都是浮云。天涯的三个博客,其中两个被天涯诱惑着早早升级,却发现新模板极不尽人意,急急回退时,如掉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再也回不到故乡。新浪的模板,文章部分又是窄窄的一遛,小气不堪,且新浪博风嘈杂俗滥,生怕被熏染得浮躁粗俗,于是又逃之夭夭。
如果说天涯是小城,小城里的风云人物在天涯成为知名人物后,大都会移居到大城市--新浪崭露头角。但新浪,并非文化博土,人乍一进去,像是悬浮在谁都是精英的又空又大的财经股票怪圈里的弱智婴儿,嘈杂之声充斥于耳,对与错无法分辨。各种门的揭露疯狂而嚣张,漫天的绯闻如揩臭的手纸,肮脏而无聊。富有点生活情趣的,会有不上班便有大把钱的旅者们满世界周游,博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风景图片,美食家们则一天到晚钻在厨房里做吃的,琳琅满目的美食图片着实让人感到了生活的美好。游遍了,吃完了,脑子还是空空如也。读谁的,听谁的,纯文字有见地的好文或清雅的散文要用高倍放大镜去寻找,就像是用高倍天文镜去寻找太空中充满未知的星星一样难。
优雅的汉语正在面临着失传。写手们都去晋江写快餐小说忙赚钱去了,即便写也是在兜售书籍,名人都忙着去微博宣传自己了,谁还有闲心静下来写纯文字,而且还是被人窥见心事和秘密的日记。全民皆博,刚有个开始,已经面临着衰退,即便那些口口声声爱好文学的书虫们,写着写着也都半途而废,不知所综。所有这些人,并非真正地爱写,而是将博客当做推销自己的工具。
留下来的,才是写给自己看的人,才真正称得上爱读,爱写。或以文字倾吐心声,修心养性,以雅养情,如同养花、绘画一样,不带有功利目的,纯属自娱自乐,忙碌时搁笔几天,兴起时喃喃自语一番,谁说纸上的行旅,不是真实人生的延续和扩展?
谢有顺说,获得语言的恩惠,领悟语言的秘密,实在是关乎每个人生存质量的大事。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性灵,则人生优雅。很多古代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处处都与优雅的汉语为伴,或吟诗作赋,或月下清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乐在其中。
微博,作为替代版的QQ,拉近了名人与粉丝间的距离,怀有八卦心理的人们可以随时与喜欢的作家和明星沟通。但距离产生美,倘若发现名人也如普通人忙于日常琐碎,不再活在可望不可即的云的彼端时,神秘的面纱随之揭去,对他(她)的膜拜也荡然消失。
微博,作为一句话博客,适用于名人与粉丝间的互动,也适用于快餐社会无多少时间写博的人简单作记录,其方式降低了对用户的文字功底要求,节约了时间成本,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但若将灵感闪现时捕捉的哲思妙悟零放于此,便觉得有些突兀生硬,不伦不类,东一句西一句的,不明白的读者如坠云里雾里,完全读不懂作者在自言自语些什么。这便是微博的限制,不能像博客能前因后果的对文字进行逻辑性串联,使人思路明晰。
安妮宝贝的文字风格,向来清醒自解,不求逻辑,不按普通小说常有的叙事方式进行,她却喜欢将书中的的哲思感悟,七割八落地零放在微博里教悔众生,便产生了自言自语无伦次的效果。喜欢读安妮的《莲花》,对她充满尊敬,但不喜类似《清醒纪》之类的东一句西一句的碎语。哲思的孕育,要植根于特定的环境,不加铺陈地提炼悬浮,终是生硬突兀,令人不着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