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不应是常态
忽然间,“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成为了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人们看到了一些揭露不良现象的帖子后,往往会留下一句,我是出来打酱油的,算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回答。
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意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实人们并不想这样做,如果每个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话,又怎会有那么多人慷慨为灾区捐款捐物,又怎会有那么多人踊跃献血,又怎会有那么多志愿者放弃工作奔赴前线?人们在网上传递着抗震救灾的信息,人们在现实中投入抗震救灾,他们都不是出来打酱油的。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却不得不说自己是出来打酱油的。
当成都帐篷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非法流出的救灾帐篷,人们又通过各种渠道向上级反映,为什么没有及时得到处理,为什么要到引起人们群怒的时候,才出动防爆警察?
谣言的确可恨可恶,但当人们通过合理的渠道得不到正确权威的信息的时候,自然,人们会有自己的解释。
干部打人事件,事实上证明是存在的,然而为什么要在网上传播了多日之后,再遮遮掩掩的公布呢?在干部打人传言出来的多日时间中,人们得不到权威信息,以致于人们启动人肉搜索引擎,公布了一个不是真正打人者的姓名。这才引起相关部门说是“干部打人是谣言”,而后公布了另外一个真正打人者的姓名。
这样的打人事件是不是应该被处理?如果大家都是出来打酱油的,这样的打人事件是不是就可以不了了之?
如果人们都是出来打酱油的,那么一些黑暗的东西将永远被掩藏在角落里,人们将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人们将无法对黑现象的监督。
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流行起来,并不是因为这句话有多好玩,这其实反映了在现实环境中人们的一种心态,然而这种心态对社会无益而且有害。
如果人人都是出来打酱油的,看到别人落水就会无动于衷,如果人人都是出来打酱油的,看到公交车上小偷在偷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也会无动于衷,如果人人都是出来打酱油的,看到别人在实施犯罪也会无动于衷?
我们提倡见义勇为,我们提倡助人为乐,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是出来打酱油的。我们还需要考虑今天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明天别人能不能打得到酱油。
在某些方面提倡不是出来打酱油的,而在某些方面却压制着人们不得不出来打酱油,这会让人产生人格分裂,什么情况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什么情况我又不是出来打酱油的?
也许,出来不是打酱油的代价太为昂贵,一不小心就是制造或传播谣言,一不小心就是妨碍公务,以致于人们只能说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吗?我也不知道,也许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