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喜
李文旺
对于张国喜,我算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1987年,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作为一个小组分配在余江县防疫站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工业粉尘和噪声的测量。
一走进余江雕刻厂,我们被门口的两只石雕的大狮子给震动了。现在的石雕狮子到处都是,在那时候还是很稀少的。走进厂里一看,那气派更大。那几栋高大的厂房别说是在余江,在当时的鹰潭市也是屈指可数的。十几层的大楼很多地方装有电梯,那是我第二次坐电梯。当时的张果喜也就是三十五岁,比我才大十三岁,就领导着这么一个很具规模的大厂,我对他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应该说,余江的那些工厂领导对于防疫站的干部是很客气的,走到那里,那里就是好茶好饭招待,我们当时除了一个指导老师钟滕华,其他人都是学生娃娃,可是,还没开始测量,没有哪一个厂不给我们发烟,尽管我们都谢绝了,但是饭还是不能不吃的,因为不吃,客气的厂领导就不让你走。什么手表元件厂,什么塑料厂,还有不少厂,因为时隔二十五年了,我已经记不起名字,反正,都很客气。
应该说,张果喜是很注意细微开支的,也是精打细算的,用有些人的话叫做小气————这么大的一个厂,连一餐饭甚至一杯茶都没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反正,我绝对没有认为他小气,我觉得他请我们吃饭,是他的客气,不请我们吃饭,也没什么不对。为什么?我的老家是全县乃至于全地区的先进,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劳动日可得分红一元八毛,这是其他农村的几倍甚至是十倍,但是,外地来我们村里参观的生产队干部在我们村吃饭,几乎都是要交饭费的。你叫这种现象为霸气也好,叫铁公鸡也好,反正我觉得,劳动产物,不能浪费,更不能做冤大头。
是的,在余江,我们在几十家工厂进进出出,吃香喝辣,那时候,江西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是全国最好的,兔子老鳖满桌,山珍海味不少。唯独在这个鹰潭乃至江西第一流的厂里————余江雕刻厂,我们只是做事,测粉尘,测噪音,忙个不停。我们烟没抽一颗,茶没喝一口,更别说吃饭了,我们连这个厂长的面都没有见到————据说果喜同志出差了。我们当时才二十出头,他在不在也无所谓。
“台上靠智慧,台下靠信誉”是张果喜雷打不动的原则,他说,俗语说“无商不奸”其实大“奸”,就是大“傻”,有哪个奸商能够做大?又有哪个奸商能够长久?
有句话叫做“相反相成”,没有张国喜的"小气",也许就没有雕刻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没有张果喜星的命名。为了大的事业,应该小气一点。
张国喜是这样,华西村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