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的距离
作为一位知识(识字的)青年,我对自己的要求中有一条是要做到孝,但回家过年这几天在与父亲几次闲聊中,我感觉有了些许的不安与羞愧。每静下来都会由心的感觉到酸味,随着时光的流逝,给相处在异地的我跟父亲跟我之间带的越是远了。
一方面是由于父亲从小长自农村,而作为一位家庭并不富裕的农村父亲也是并未有太多的机会与时间去接触及体会时代的革新及带来的变化,也或者是说他们一辈习惯于都讲究实际的和安稳的,他们这辈子活到一定年龄所学的常识已经足够他们养育子女,能撑起这个家庭的日常开销,他们知足了。以前的生活比较苦,能通过双手的努力得到一种安稳的生活状态不容易,即使累一点,也别无他求,这是一种习惯,也该是时代留给我们需要铭记的一种精神。所以相对于21世纪以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又以擅长创新为理念的人来说活在这个年代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机会,所以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吸取着一切可以拥有的新思想.技术,两者一比,一个相对停滞,一个相对进步,这落差自然也就大了。
另一方面是由于自从我中学开始,便很少时间在家中陪伴他们。后来,感似世界的纷繁对我的吸引力是大过于亲情的,脑海里不停的闪着一种思想,是说:父母依旧健在,而自己的未来却还未明,现在应该是完善自己“装备”以便面对不时之需,等有了钱,有了时间再好好孝敬老人家。其实,仔细想想也就明白,当你习惯都市的便利,习惯打拼之后,你那时又能忽的把他们放在一边抽出时间来?即使你能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可父母又能舍弃大半辈子的家和亲人,又能适应一切陌生的生活环境?答案有百种,但大多是让人心酸的,剩余的是暂时能设想的。
还有个方面是便细说的,举个例子吧:
前几天,父亲从姥姥家回来就给我说了件事:“当时,一大家子正吃着晚饭,电视出现了本山大叔的小品 ,姥姥顿时来了情绪,说那个赵本山曲化了农民形象,把百姓都说成神仙了,那年轻人还往城里跑个啥,连个面都见不着。”当时听这话没多想,感觉是一个老人的唠叨,但后来一想也是存在一定道理的。一个知名度有一定高度的人,公众性的行为自然是一种无形的代表性形象,而一个是实实在在活在百姓里70多岁的文化老人(以前在乡政府办公)。显然对于后者来说自然也代表了许多农民的切身感受,当他看到的与自己所体会的不同时,反感也是情理之中。反过来说,单纯的,本山大叔他表达的是农民如今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一种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到底,谁对谁错,就这两者来说是无法分别的。
如果真要归根结底,那么我也就只能说,自称为百姓服务的叔叔.阿姨们,事情没做全,别老宣传成效有多大,夸夸其谈,你这叫与你们未曾谋面,你们也未曾给他们明确承诺,没有你们想象的素质的,还在为衣食发愁的人心里作何感想。
再回到实际的,我也是希望天下为人子女,把心放宽,给父母一点笑的理由。该忍的就不要非得争个高低;该买的东西不要怕父母说你破费;该抽的时间就放弃一些金钱就算是对恩人的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