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李文旺
我的小学是在余干县石口渔池学校度过的。虽然时光走过了三十八年的日月,可现在想来还回味无穷。
小学的门前有一条河,叫做互惠河。我们那个小学的学生几乎都是来自渔池大队的学生,偶然也有从邻近的东塘公社来的学生。渔池大队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富裕的大队。那种富裕不是全公社或者是全县,那可以说是一种囊括全省乃至于半个中国的富裕,因为全大队经常会接待一些来自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乞讨者。全大队十个生产队的人均日劳动值为一元三毛,相当于当时东莞的好几倍。那时候广东东莞的日劳动值为一毛八分,这是后来《人民日报》报道的,绝对有可信性,所以,我后来一次次感叹家乡的人民为东莞人打工是“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小”。
渔池大队十个生产队主要有这么几个村:石墙李家,杨家,下岸詹家,刘家,许家。我们那时候虽然很小,可是除了友好地玩耍,也难免会有打嘴仗的时候。只要一打嘴仗,我们就把各自的村庄拿出来说事。李家的孩子说自己是李世民的后代,你们谁也比不了;杨家的儿童会说我们是杨家将的子孙,哪个也不如我们威武;詹家的孩子会说我们的祖先詹天佑会造铁路,你们要是再吵,让你们坐不成火车;刘家的学生娃儿会说我们的祖先有刘邦,还有刘备,你们哪是我们的对手;许家的孩子说姓许的有许崇智,还有许世友,要是惹得我们不高兴,我们的许世友司令员会对你们一枪一个,不打死也打残,许世友可是个神枪手,百发百中。吵归吵,吵完了之后,也许过上两三天,我们同班的学生————不管来自哪个村的,又玩到了一起。
有一次,学校组织大家到公社开“批林批孔”大会,具体内容是批斗一个猥亵过女学生的老师。现在看来,猥亵女孩,和政治斗争有什么关系呢,可那时候就是这样,让我们小学生摸不着头脑。从学校到公社有十几里地,我们当时只有十岁。记得我从公社回来,另外只有一个同村的同学为伴,差一点在半路上走丢了。
到了1977年夏,我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国的教育制度全面走向正规,连我们小学的教育也好像在一夜之间紧张起来了,因为那时候已经传来了一个十分激动人心的消息————恢复高考。这个消息对于我和我的几个兄弟(虽然是同祖父的堂兄弟,可我们和亲兄弟毫无二致)来说,更是一声振奋人心的旱天雷,我们六个人都通过高考走到公家人这条路上来了。
一直怀念我的小学,特撰文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