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心中山水
一位爱画画的朋友送我一本他的山水画台历,欣赏过后我便给朋友回短信说自己很羡慕他能在工作之余仍坚持自己的爱好,他说自己一直都这样在坚持着。看见朋友的回复,想起自己白天埋头文案,夜晚早早熄灯而眠,一时淡薄了自己数年来潜心研修的课业时,不禁顿生感慨。
行走在文字与书画之间,心灵的旅程既艰辛,又苦涩。但只从选择了文学与书画这辆并驾齐驱的马车时,我知道此生必定选择了一条崎岖而坎坷的旅程。从最初习画的记忆那时起到走过求学的漫长路程,所幸一路相遇相识许多的文友、画友和老师,而其中至为深刻,让我获益甚丰,使我心存感念的还是文学的滋养,她不仅慷慨赐予我甘醇的乳汁,为我抚平心灵的皱褶,还一路携手伴我走过人生的沟沟坎坎。
夜晚,想起朋友的山水画,想起他于短信中的回复,就像有人在敦促自己:别疏忽了自己必修的课业。于是,心想该挤出些时间来,好让自己静心地去想自己每天的课业是什么?,
白天盯着电脑整理材料,两眼直感酸胀,临晚到家忙完琐事总算可以找回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了。走进自己天地,在画室书柜上燃一柱檀香,让满室馥郁的香气沁入心扉,研墨铺纸间,倦意全消。
手握一支毛笔,铺开一张宣纸,我忽然想起北京画家李铎老师曾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一个成功的山水画家必须要走完三个阶段,一是脑中的山水,二是胸中的山水,三是手中的山水。”脑中的山水是可以从前人的山水画技法中学习,可以从临摹古人的绘画课本中学到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心中山水却无定势,也无规律可循,要由画者走进自然,用心在与山水的对话的获得,是画者潜心修炼与累积的结果。至于手中山水,则需要画者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山水表达语言,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然而,不是每位画者都可以顺利地通过这三个阶段的修炼,尤其是在都市的气流中还悬浮着一种浮躁的气息时,心中的山水早为我们所渐忘和疏忽。
从南宋范宽,蓝瑛至清代的髡残,八大山人朱耷,一直追溯到近代的张大千和黄宾虹两位知名山水画家,他们都在历练心中山水的过程中,既融入了诗词歌赋的学养,又于真山真水间获取到了自然的慷慨馈赠——灵性的感悟与书写中超越着自我。
青山绿水,远山如黛。摇一叶扁舟,此时既有“青箬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感触,又有“人如天地一沙鸥,画船听雨眠”样的诗情画意,或许还能找寻到古代文人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的胸襟和精神写照……
怀想在清幽的水边,在雾霭弥漫的山岗上,放置一架古筝,让指尖滑落的音符穿越远山河流,任风吹雨过,和着松涛,水声唱出自然的音乐,或于柳浪荷香间祛除尘廛,清心滤思,想必那就是我想要找寻的心中山水吧。(殷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