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道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其名篇《醉翁亭记》里有一段记录山水的文字描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这儿的山,没有嶙峋怪石,没有岩绝壁,这儿的水,不是惊心动魄之水。山,逶迤起伏,布满了茂盛的绿荫,幽深秀丽,静静地绵延环绕;水,犹如一条回旋曲折的银色飘带,潺潺而下,泠泠悦耳;还有一亭,四角翘起,像鸟一般,悄然飞临在这细水旁,这是一幅寂静而恬美的山水画。
自然界的每一处山水,因四季之景不同,予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而画中呈现的山水则是画者的心中山水,是其思想境界、学识修养、艺术水准的自然流露和表达。中国传统水墨画既注入了古代文学的气质与精髓,也体现出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它从简练、恬淡、含蓄中体现出一种韵律的美感。
中国画的山水之道,源于古代道家的朴素哲学观。道家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早在南朝时宗炳在其《山水序》里就解释说“山水以形媚道。”这个“道”,既可以理喻为古代圣贤栖息林泉,寄情山水之外,于凝气怡身中悟出的“道”,又可理解是儒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道”。
其实,每一位山水画家拥有自己的“道”,用自己的山水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个“道”并非是无形的,而是有形的,它既存于山水画画家的脑海中,又藏匿在每个人的思想情感深处,寄寓在笔墨技法表现之中。
中国传统水墨画强调的是画家的主观意识,在写意山水中融入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画家“以情入画”力求“情景交融”在对客观世界有一个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凭借心灵感受抒发心中山水形象,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所显露出诗的气质和高雅的格调,不仅来源于画家的厚实笔墨功力,更主要是画家具有饱满的激情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清代画家石涛曾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之道融入了盖画家的笔墨功力,也涵盖了一位画家的文学修养,这个“道”既可延伸到古代儒家、道家的朴素哲学思想,又可拓展到更广阔的层面。
细加思量,何止是山水画家应遵循山水之道,生活中我们也各自遵循其“道”,这个“道”或许是我们的道德准则,或许是我们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仰或是我们的做人、做事的准则吧。
(殷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