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
有人向我推荐了《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其实这本书我在五年前就看了。 总体上来看,此书不乏见解独到、论述精辟之处,但也有胡说八道之言。
《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是法国历史学家,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当过法官,他的父母在大革命时被捕入狱,如果没有发生热月政变,恐难逃过断头这一关。家庭的阶级烙印深深地刻在他身上,这在他的著作中,特别在他的回忆录和书信中充分地流露出来。然而,作为一个经历过重大历史事变的观察家,一个混迹于政治舞台的反对派,托克维尔又具备与众不同的敏锐洞察力。这种矛盾性或两重性首次表露在他的早期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他一面盛赞美国独立后出现的一个平等、民主的新社会,并且预言民主是世界历史的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与此同时,他又认为在民主社会下会出现“大多数人的专制”,这将使(极)少数人(特权阶层和不道德的人)丧失自由,迫使他们诉诸武力,结果社会将陷入无政府状态。在他看来,民主与自由是矛盾的,不可兼有的。其次,在他为英国《伦敦与威斯敏斯特评论》撰写的“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1836)一文中,托克维尔接触到了旧制度的一些实质问题,例如贵族阶级的没落和第三等级的兴起。他用大量篇幅描述贵族的失落、无权、脱离群众,但仍保持免税和荣誉等封建特权,因而使他们变为一个封闭的“种姓”。同时,他又对这种现象表示惋惜,并认为一个没有贵族的社会很难避免专制政府,贵族集团在同中央政权的抗衡中保障了个人自由。
作为一个没落阶级的政治代表,托克维尔对于群众的革命情绪特别敏感。距二月革命爆发还不到一个月,他就预感革命风暴的威胁。当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起义爆发时,他表现出无比恐惧,他在《回忆录》中表白说:“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但由于本能,我却是一个贵族——这就是说,我蔑视和惧怕群众。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当封建制度的某些部分在法国已经废除时,人们对剩下的部分常常抱有百倍的仇恨,更加不能忍受,农民和领主、第三等级和特权阶级的矛盾越加尖锐。这就是为什么革命在法国比在欧洲其他国家更早爆发的主要原因。”
尽管他带有贵族阶级的偏见和激情,他仍试图用社会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旧制度下各阶级的状况进行客观的研究和描绘,特别是农民和贵族的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他曾说:“人们会拿单个人的例子来反驳我;我谈的是阶级,唯有阶级才应占据历史。”托克维尔的阶级分析法是片面的,例如,他不能区别旧制度下的中央集权、法国革命时期的中央集权与拿破仑帝国的中央集权的阶级性质。马克思在关于法国历史的三部著作中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这是一本无法超越本阶级狭隘利益的书,现在有人把这个心理充满矛盾和自我否定的作者替代马克思,我认为这是徒劳的。
有人尤其对“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这句话感兴趣,把荒谬当真理,这是极其幼稚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橡皮筋被拉扯的时候,外力即以内力形式传递到橡皮筋的各个部分,而橡皮筋的记忆(传统)促使它同时对外力施加者以反作用力。外力越大,反力越大,忽略能量转换部分,外力与内力相等,方向相反。如果外力越加越大,大到橡皮筋自身的强度无法忍受时,橡皮筋就以惨烈的形式——自身断裂来恢复本来形状,虽然部分塑性变形使它不能100%的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断裂在我国最早发生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秦政府征发闾左的贫苦农民900人去渔阳(北京市密云县)戍边。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了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莫如我们反了吧!”于是揭竿而起,以此动摇了秦王朝的根基。至于此后千年有多少官逼反的例子,在此不需要例举。
“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作者认为,波旁王朝的压迫放松的时候会发生革命,压迫加重反倒不会发生革命。我要问作者,这种阶级压迫有没有一个“度”,它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他说可以无限地加重压迫而不会引起革命,陈胜吴广、李自成已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如果他承认压迫有“边界”,这就等于他扇了自己一耳光。
那些以为波旁王朝的压迫空间还很大,还可以无限地加重压迫的人,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贻笑大方。现在是什么时代,是1789年吗?是1917年吗?难道不知道一个道理,对内部压迫越重,在国际上越虚弱吗?
历史告诉我们,革命后有二条道路:或者以更加专制替代老专制,或者走向宪政,而前者的可能性更大,虽然它可能象大顺政权那样是过渡性的。所以,不妄谈革命。文/红叶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