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了学生的手机,怎么办?
对照物权法,手机是私有财产,任何人都不得没收,即使是公安也不行,取证以后要归还。
学生上课玩手机,是通例,成为老师的一块心病。
而很多家长对学生在校的违纪表现常常表现得无所谓,孩子嘛,哪有不犯错的,老师老是喜欢夸大其词。
这个职业,很是让人举步维艰。你替他管教孩子,还得看他的脸色。
比如上课玩手机,老师没收了,学生就要么哀求要么凭借似懂非懂的物权法振振有词的来拿,要不就喊家长来嗤笑吵架打蛮硬要,到头来,陷入绝对被动的老师不得不归还,归还后,孩子继续玩……这游戏周而复始,毫无创意,实在是让人厌烦。
把孩子玩手机的危害告诉家长,家长不以为然,因为他非常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配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我相信他不会上课时用,要玩,也是偶尔。”
但他的确是上课时“用”,而且是经常“用”!
今天,是我第三次没收这个孩子的手机了。
大家都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习,高声的背书。只有他,一如既往的坐在厚厚的一摞书做成的掩体里,偶一抬头,侦察一下,见无动静,便立即潜伏下来。只是他探头时脸上挂着的那股莫名其妙的笑意,很是让人觉得蹊跷——显然,他是带着手机阅读或者游戏给他的快感出头侦察的,愉悦没有来得及从脸上抹去,正是这个举动,引起了我的高度警觉。
我在人声鼎沸里离开讲台,向他摸索过去,只见他整个人猴在掩体里,单留下薄薄的一层黑——那是他的头顶。
他感觉到了异常——通常上课“做兼职”的孩子都很小心——但是,他已经来不及了。我在他的袖管里挤出了一部手机,上面还吊着充电线。他专门坐在最后一排靠插座的位置,插座就藏在他的屁股底下,一根线连着电和他,仿佛不是手机在充电,而是他在充电。这个有利地形,不是所有爱玩手机的孩子可以享有的——这种边充电边玩的方法,既节能环保,又隐秘便捷,实在是上层首选。若是有照,他完全可以成为“手机神”。
这是我第三次没收他的手机了,说明这个迟到了15分钟,一进教室就开始玩手机的孩子属于惯犯,当归于屡教不改系列。
“等一下我会还给你。”我在心里对他说。他很无辜,很失望,也很失败,站在讲台上,连头皮我都看不到了。
我先完成了归还手机前的第一步:在他是手机上拟好一条言简意赅的短信:“上课可以玩手机吗?”然后打开号码簿,找到冠名为“爸爸妈妈姑姑舅舅二姨父大姨妈”的,群发过去。这种做法,就像是召开隆重的家庭扩大会议,我想广泛听取他们家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次大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是他们的孩子的老师。
第二步,再拟一条短信,内容为:“上课少联系,我要好好学习!”送给号码簿内高度疑似同学的人,算是替他表个态。
很快,异彩纷呈的答复纷至沓来。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初中老师,发短信来鼓励他“加油!”,最纠结的是他的二姨妈,急匆匆来短信问“是你玩手机,还是xxx?”我问了一下办公室里的老师,原来,xxx是他表弟,也就是说,“二姨妈”是在怀疑自己的儿子上课玩手机,这也足以见得家长中还是有人忌讳上课玩手机这点小事的。
但还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刚一下课,就有一个被登记了真实姓名的学生发来短信:“有烟吗?赶快搞一包烟来抽抽!”我知道机主一直坚持抽烟,没想到还有其他人也抽,而且烟瘾还是如此的大,一下课就迫不及待的发短信求烟。我赶紧回复“有!上来!”那个求烟的孩子在四楼,我和机主在五楼。没想到的是,求人的人脾气居然如此的坏,竟生起气来:“到我班来!”我也倔强,再回复:“要抽,就到我班来!”我便在楼道里蹲守着。但我不大认识他,拿不准上楼的那个在教室外东张西望的人是不是求烟者。很快,又有短信来:“妈的,害老子等这么久,死哪里去了?”他一定是陷入饥寒交迫的窘境了,我真替犯了烟瘾的他感到万分痛苦,便赶紧回复:“你被捕了!”
我想,他很快就会知道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了,因为我,把手机原物归还了。
意想不到的第二件事是,从没收他手机时开始,一个被署名为“外卖”的人,一直在催他还钱。大概两周时间,他欠了“外卖”差不多300元钱。我只好替他回答:“等一下,马上来还。”免得不相干的人老是来信打扰。果然,“外卖”不再来信了,他正在快乐的等待着。这个“外卖”,是应该好好整整他,人家孩子来读书,多么不容易,他却只顾赚钱,把烟酒什么的佘给孩子,高消费不说,一旦孩子债台高筑,后果就会十分严重。自己都是为人父母的,却昧了良心去赚人家孩子的“毒品”钱——我相信那个“外卖”就是东边侧门的那个小卖部的老板,他每天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把烟拆零卖给人家的孩子!
无意间,按下了手机右边的快捷键,里面全部都是网络小说,随便翻几页,都是些无聊的玩意儿,有的完全可以说是下流——不下流,就不会有网络小说。
希望有了这次神奇的经历后,他能真的“好好学习”,把欠账还清,少读点流氓书,同时戒烟。
更希望家长们能高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要以为老师总是喜欢把问题复杂化,好像老师就是个“放大人家孩子的毛病”的低能职业。文/黄石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