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使用介绍
昨天用了3个小时做了13台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做整个硬盘的备份).觉得不可思议,不敢苟留技术,在此
共享给大家.欢迎指正.
其实ghost很简单,可是我一直在搞软件,没有用过ghost.没有办法领导给了任务就得完成,捏着鼻子上
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ghost用法.
一、分区备份
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方式。在菜单中点击 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3个子项,其中 Disk表示备份整个硬盘(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备份硬盘的单个分区、Check 表示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时具有实用价值。 选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进入窗口,选择要操作的分区(若没有鼠标,可用键盘进行操作:TAB键进行切换,回车键进行确认,方向键进行选择)。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 GHO 的后缀名。 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3个选择:No 表示不压缩,Fast表示压缩比例小而执行备份速度较快,High 就是压缩比例高但执行备份速度相当慢。最后选择 Yes 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硬盘的备份。ghost 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的文件以 GHO 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二、硬盘克隆与备份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 Yes 开始执行。
ghost 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标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数据内容装下。ghost 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 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源硬盘上,这对安装多个系统很方便。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本人就使用了此方法Local→Disk→To Image) .
三、备份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而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界面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 Yes 按钮即可。
注意事项
1.在备份系统前,最好将一些无用的文件删除以减少ghost文件的体积。通常无用的文件有:Windows 的临时文件夹、IE 临时文件夹、Windows 的内存交换文件。这些文件通常要占去100 多兆硬盘空间。
2.在备份系统前,整理目标盘和源盘,以加快备份速度。
3.在备份系统前及恢复系统前,最好检查一下目标盘和源盘,纠正磁盘错误。
4.在恢复系统时,最好先检查一下要恢复的目标盘是否有重要的文件还未转移.
5.在选择压缩率时,建议不要选择最高压缩率,因为最高压缩率非常耗时,而压缩率又没有明显的提高。
6.在新安装了软件和硬件后,最好重新制作映像文件,否则很可能在恢复后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下面介绍我工作的情况:
因为全部是浪潮pc,所以首先想到的是硬盘对克,拿来螺丝刀,三下两下就给机箱打开,一看是硬盘接口是sata的,更糟糕的是浪潮把数据线焊接到主板和硬盘上,没有办法摘下来。
在硬盘克隆中有一个菜单是Local→Disk→To Image,把整个硬盘备份到我的移动硬盘上吧。这样还省得拆机箱了。首先设置成光盘启动,然后放入ghost光盘,进入ghost界面,我使用的是ghost11.0。进入Local→Disk→To Image,选择源硬盘(pc机的硬盘),然后选择目的硬盘(移动硬盘)。大概用了10几分钟将80g的硬盘备份到了移动硬盘,备份文件大概有5g。
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搬来新的机器,设置成光盘启动,进入ghost11.0,选择Local→Disk→from Image 找到移动硬盘上的备份文件。确定后出现修改这台pc机硬盘分区的信息,因为是一模一样的机器,这里就没有修改。用了9分钟时间第一台pc恢复成功,进入系统看看,ok。
其他的恢复方法是一样的,大同小异。
注:如果是没有移动硬盘,接两块硬盘对克的话要注意硬盘的跳线设置。 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顺便说一下,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