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归来---张家界(一)
火车越往南开,天气却越来越不好,窗户上划过的线条忽疏忽密,却并没有减弱我们的兴奋,热切地期待着黎明的到来。随着火车的摆动,梦想和期待在唧唧喳喳的嬉闹中越发地膨胀,在方便面气息的掩盖下蹿跳在车厢的每一个缝隙间。天还没有亮 ,就再也睡不住了。
终于在晚点了四十五分钟后踏上了张家界的土地。接站的是个性格开朗长相一般但还算秀气的年轻女导游,一切按计划进行。签约,交钱。唯一的不满就是听说有三个人要和我们拼团,我们这帮散漫惯了的人怎么能接受有人夹进来破坏我们的自在逍遥呢,当然是不允。不过在看到那其实是一家三口,小男孩上小学二年级,父亲看上去是比较爱玩的样子,又听他说才从山上下来,为接老婆孩子再上山玩的,想必对山上状况有些经验,或许是出于想听他的经验我们做出让步,但只可同车仍不同游,还是自由重要啊!这就进山了......
雨从一开始就悠悠地飘着,透过车窗,忽见街上行人身着羽绒服,惊呼山上真的很冷吗?山下就有穿这个的,那山上得穿什么呢?还好那位爱玩的父亲说只要穿毛衣,可是导游小姐却说她带了棉衣的!一时又不知是否该惶恐。心数自带了几件衣服,大不了全套在身上好了。车子开上了盘山路,一个字---晕!
踏进山门的那一刻,仍然是满心的期盼,面向大山的入口并不能看到太多的气势,怀着向往而激动的心情一点也感觉不到雨水的冰凉。就在我们抬着头举着相机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一群兜售雨衣和手套的农妇,淳朴而热情的兜售着她们的关怀,“山上很冷的!下雨衣服会湿的!”自然又是一概拒绝“我们的衣服防雨的!”“我们不怕冷的!” 山路还很宽阔,游人上下穿行,一点不象是淡季的样子。雨越下越大,开始后悔没有买刚才的雨衣,手也感到有些僵硬。这时迎面出现的农妇真的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买了手套,却没有了雨衣,只好在遇到第一个小卖部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每人一件买了来。一路上尽是这些 塑料的制服,很是一致,不过也给这一脉的绿山绿水添了些色彩。
此时,那一家三口早已没有了踪影。
延着金边溪走了一转又一转,早已没有了方向感,只是跟着导游走,听她说一个又一个名字,走在峡谷的深处,抬头望去,树,无论粗细都很高,直直地伸展着只为争夺多一点的阳光。蕨类是这里最茂盛的植物,叶片层层叠叠,铺垫在道路两边和岩石的根部。在树枝伸展的缝隙间,一根根石柱矗立在雨雾中,山,若隐若现。相机总是拍不出它的雄伟或是壮观。不过因为终于能够置身与这真实的大自然,还是万分的激动,山真的很大,树真的很高,雨也真的很凉。赶路的焦急并没有影响被这山这树这雨热切地拥抱的幸福感。不记得是几点开始登山的了,只知道原本计划三个小时走完的路程,我们用了将近六个小时,一路不停地拍呀拍,全然不顾相机拿出拿进的烦琐。老天大概是同情我们了,终于在中午时分露了点光线,收住了不急不缓的雨,给我们一个小小的喘息,大肆地拍吧!这时树也分出了些颜色,本来深秋的树该是最美的,然而此时,叶子还饱满地伸展着,绿得很沉,似乎并没有冬将至的符号,银杏的黄也还不十分招摇,都很含蓄的,似乎还不想那么快呈现最美丽的成熟。只是偶尔绿树从中透出来的一两团另类植物的鲜红很是耀眼,鲜明而奇特。用树做前景拍大山,也是有讲究的,拍不好就会显得山很小,树很大。但没有树做前景,山又是现不出距离的,人,出现在这样的景致前只会是煞风景,何况穿得如此奇特的制服,想象成藏袍到还有些感觉。
张家界的山都有着相同的岩石,全都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好象千层酥,不知道是不是饿了想到这个来形容,不过的确很象。薄薄的岩层错落重叠,是如何堆积到如此高度的呢?每一片之间似乎又是不粘连的,在很多岩石的根部可以看到有些已经松动滑出,同时在这些地方有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有很多小树枝支撑在岩层的缝隙处,仿佛那些小树枝真能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似的。问过导游才知道,传说只要你亲手做一个能够支撑的树枝刚好卡在这些缝隙处,就能保佑自己的老父母不再腰疼。留心观察才发现,几乎山上所有的岩石底部都撑满了小树枝。
不知道绕着山山水水走了多久,总是抬头看山,抬头看树,雨时来时停,台阶上上下下,肚子也有些饿了,先前不感觉重的背包也开始不情愿地向下拽着肩膀,有人已经问过不止一次什么时候到达旅馆,什么时候有饭吃。第一次视觉疲劳已经袭来。
举世闻名的“百龙天梯”终于到了,这是紧贴着山体而建的一座观光电梯,外观很是壮观,坐上去却是很失望的,只两三分钟的时间从山脚跃上山颠,透过厚厚的观光玻璃看到的是变了型和走了色的的山型山色,唯一感到激动的是眼看着自己飞身而上,山在面前迅速地变矮,速度之快,甚至在走出电梯之后耳鸣才蜂拥而至。
山上的路不再象山下只能看到班驳的天空,这里的树不再需要争高低,自然而松散的穿生在路旁或石缝,如果看不到远山,真的感觉不到你其实身处高山之颠。四周由于天气不好,雾气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美景都藏了起来,白茫茫一片,真的怀疑是否身在山中。又转两趟车。好在山里的旅游小公交车是全部免费的,只是那个晕啊!下了车,导游说还有三百米就到旅馆了。可是怎么走也觉得不止三百米的。
旅馆其实就是农户,条件还可以,老人家也很热情。房间还算干净,被子够厚,只是个子高的恐怕要缩着脚睡。期盼已久的饭菜很快就上来了,一阵扫荡,看得老板背后说我们怎么那么能吃!其实是又累又饿又冷,之后的几餐就再没有显凶象的,要不南京人的名声恐怕要败在我们嘴上了!旅馆里最舒适而温情的地方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就是客厅里那张盖着棉被的小方桌,桌肚子里有一个大大的火碳盆,我们很快就霸占了这张天伦桌,那么多男男女女同盖这一张被,每个人都把腿盖进一边的被角,从脚底升腾起来的暖意很快传遍全身。嗑瓜子,吃水果,谈天,看碟片,好象我们并不是来旅游的,而只是串门做客而已,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这些千里之外的城市过客没有了身在异乡的疏离,温暖得好象一家人。
(未完待续)